简述虚拟机迁移的功能和主要步骤,虚拟机迁移中主要采用的三项技术
- 综合资讯
- 2024-10-01 02:09:01
- 8

***:虚拟机迁移功能包括负载均衡、节能等。主要步骤为迁移决策(判断是否迁移等)、数据迁移(如内存、存储数据的转移)、迁移后处理(资源调整等)。其中主要采用的三项技术为...
***:虚拟机迁移具有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负载均衡、便于系统维护等功能。主要步骤包括迁移前的准备(如检测虚拟机状态)、数据迁移(内存、存储等数据的转移)和迁移后的处理(如在目标主机恢复运行)。虚拟机迁移主要采用的三项技术为内存预拷贝技术,可减少停机时间;动态迁移技术,允许虚拟机在运行时迁移;存储迁移技术,能独立迁移存储数据而不影响虚拟机运行。
《虚拟机迁移技术解析:功能、主要步骤及关键技术》
一、虚拟机迁移的功能
(一)提高资源利用率
1、动态资源分配
- 在数据中心中,不同虚拟机的资源需求会随时间而变化,一个Web服务器虚拟机在白天可能面临大量的用户访问请求,需要更多的CPU和内存资源,而在夜间其资源需求会大幅降低,通过虚拟机迁移技术,可以将闲置的资源从夜间的Web服务器虚拟机释放出来,分配给其他需要更多资源的虚拟机,如数据处理任务繁重的数据分析虚拟机。
- 企业内部可能存在多个业务部门,各自有不同的应用运行在虚拟机上,当某个部门的业务处于低谷期,其虚拟机的资源可以被重新调配给处于业务高峰期的部门虚拟机,从而避免了物理服务器资源的闲置浪费,提高了整个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
2、负载均衡
- 数据中心通常包含多台物理服务器,随着业务的增长,某些物理服务器可能会因为承载了过多的虚拟机而负载过重,而其他物理服务器则可能负载较轻,虚拟机迁移技术可以将负载过重的物理服务器上的部分虚拟机迁移到负载较轻的物理服务器上,实现负载均衡。
- 在一个云计算环境中,多个用户的虚拟机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如果某台物理服务器的CPU使用率持续超过80%,而其他物理服务器的CPU使用率低于30%,可以将部分虚拟机从高负载的物理服务器迁移到低负载的物理服务器,确保每个物理服务器的负载都处于合理的范围,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二)硬件维护与升级
1、物理服务器维护
- 当物理服务器需要进行硬件维护,如更换故障硬盘、升级内存或CPU等操作时,如果没有虚拟机迁移技术,就需要关闭运行在该服务器上的所有虚拟机,这将导致业务中断,而通过虚拟机迁移,可以在不中断虚拟机中业务运行的情况下,将虚拟机迁移到其他正常的物理服务器上,然后对原物理服务器进行维护操作。
- 在一个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一台存储大量关键业务数据的物理服务器的硬盘出现了潜在的故障预警,通过虚拟机迁移技术,可以将该物理服务器上的所有虚拟机迅速迁移到其他物理服务器上,然后安全地更换硬盘,避免了因硬件维护导致的业务停机,保障了企业业务的连续性。
2、硬件升级
- 在企业进行硬件升级时,如从旧型号的物理服务器升级到新型号以提高性能,虚拟机迁移技术可以轻松地将旧服务器上的虚拟机迁移到新服务器上,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新硬件的性能优势,同时减少了重新部署虚拟机和相关应用的工作量。
- 企业决定将数据中心的一批老旧的双路CPU物理服务器升级为四路CPU的高性能服务器,通过虚拟机迁移,原本运行在老旧服务器上的虚拟机可以无缝迁移到新服务器上,并且能够立即享受到新服务器增加的计算资源,而不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繁琐操作。
(三)灾难恢复与容错
1、灾难恢复
- 在发生自然灾害(如火灾、地震等)或数据中心故障(如电力故障、网络故障等)时,虚拟机迁移技术可以将受影响物理服务器上的虚拟机迁移到异地的数据中心或其他正常的物理服务器上。
- 某企业的数据中心位于容易遭受洪水威胁的地区,当洪水预警发出时,可以利用虚拟机迁移技术将关键业务的虚拟机迁移到位于其他安全地区的数据中心,确保业务在灾难发生时仍能持续运行,减少因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
2、容错
- 在一个集群环境中,如果某台物理服务器出现故障,运行在其上的虚拟机可以通过迁移技术迅速迁移到其他正常的服务器上继续运行,这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容错能力,降低了因单点故障导致业务中断的风险。
- 在一个由多台物理服务器组成的数据库集群中,如果其中一台服务器突然出现硬件故障,数据库虚拟机可以快速迁移到其他服务器上,保证数据库服务的不间断运行,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可靠性。
二、虚拟机迁移的主要步骤
(一)预迁移阶段
1、迁移决策
- 首先需要确定是否进行虚拟机迁移,这通常基于多种因素,如物理服务器的负载情况、资源利用率、即将进行的硬件维护或升级计划等,系统管理员可以设置监控工具,当某台物理服务器的CPU利用率超过70%持续一段时间,并且其他物理服务器的CPU利用率低于30%时,就触发虚拟机迁移决策。
- 还需要考虑虚拟机的特性,如虚拟机的资源需求、业务的重要性等,对于关键业务的虚拟机,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迁移时机,确保迁移过程不会对业务造成影响。
2、资源检查与准备
- 在决定迁移虚拟机后,需要检查目标物理服务器的资源情况,这包括检查目标服务器的CPU、内存、存储和网络资源是否能够满足虚拟机的需求,要迁移一个内存需求为8GB、CPU需求为4核的虚拟机,目标服务器必须有足够的空闲内存和CPU核心来容纳它。
- 还需要在目标服务器上准备好相应的虚拟环境,如创建必要的虚拟网络接口、存储卷等,以便虚拟机能够在迁移后正常运行。
(二)迁移执行阶段
1、内存迁移
- 内存是虚拟机运行的关键资源,内存迁移是虚拟机迁移的重要部分,会采用预拷贝(Pre - copy)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源服务器会将虚拟机的内存数据分多次拷贝到目标服务器,开始时会拷贝大部分内存数据到目标服务器,同时虚拟机在源服务器上仍然可以继续运行并修改内存数据。
- 随着拷贝的进行,源服务器会跟踪内存的变化情况,并将变化的内存页面再次拷贝到目标服务器,这个过程会重复多次,直到满足一定的收敛条件,如剩余需要拷贝的内存数据量足够小或者拷贝的次数达到了预设的上限。
2、设备状态迁移
- 除了内存,虚拟机的设备状态也需要迁移,这包括虚拟CPU的寄存器状态、虚拟网络设备的状态(如MAC地址、网络连接状态等)和虚拟存储设备的状态(如磁盘挂载点、缓存状态等)。
- 对于虚拟网络设备,需要将虚拟机在源服务器上的网络连接信息(如IP地址、MAC地址等)准确地迁移到目标服务器上的虚拟网络设备中,以确保虚拟机迁移后网络连接能够正常工作,对于虚拟存储设备,要保证磁盘数据的一致性以及缓存数据的正确迁移,以便虚拟机能够正常读写存储设备。
3、最后的同步与切换
- 在内存和设备状态迁移基本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最后的同步操作,这包括确保源服务器和目标服务器上的虚拟机状态完全一致,检查内存中的数据是否完全相同,设备状态是否都已经正确迁移。
- 进行切换操作,将虚拟机的运行从源服务器切换到目标服务器,这个切换过程需要非常迅速,以尽量减少业务中断的时间,通常会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使用原子操作来确保切换过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三)迁移后阶段
1、验证与测试
- 虚拟机迁移到目标服务器后,首先需要进行验证和测试,这包括检查虚拟机的操作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存储设备是否可以正常读写等。
- 可以通过在虚拟机内部执行一些简单的命令,如ping命令来检查网络连通性,通过访问应用程序的界面来检查应用是否正常运行,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排查和修复。
2、资源调整与优化
- 根据虚拟机在目标服务器上的实际运行情况,可能需要对其资源进行调整,如果发现虚拟机在迁移后CPU利用率过高或者过低,可以适当调整分配给它的CPU核心数;如果内存使用率不理想,也可以调整内存大小。
- 还可以对目标服务器的整体资源进行优化,根据迁移后所有虚拟机的资源需求情况,重新调整服务器的网络带宽分配、存储I/O调度等,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三、虚拟机迁移中主要采用的三项技术
(一)内存预拷贝技术
1、原理
- 内存预拷贝技术是虚拟机迁移中用于处理内存迁移的关键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虚拟机迁移过程中,源服务器分多次将虚拟机的内存数据拷贝到目标服务器,在初始阶段,会拷贝大部分内存数据到目标服务器,同时虚拟机在源服务器上仍然可以继续运行并修改内存数据。
- 随着时间的推移,源服务器会跟踪内存的变化情况,将自上次拷贝以来发生变化的内存页面再次拷贝到目标服务器,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每次拷贝都会使源服务器和目标服务器上的内存数据更加接近,直到满足一定的收敛条件。
2、优点
- 减少迁移停机时间,由于在初始拷贝后虚拟机可以继续在源服务器上运行,并且只有变化的内存页面需要后续拷贝,所以可以在不影响虚拟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逐步完成内存迁移,大大减少了迁移过程中虚拟机需要停机的时间。
- 提高迁移效率,通过多次拷贝和只拷贝变化的内存页面,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带宽,避免一次性拷贝大量内存数据可能导致的网络拥塞,提高了内存迁移的整体效率。
(二)动态迁移技术
1、原理
- 动态迁移技术允许虚拟机在运行状态下从源物理服务器迁移到目标物理服务器,在迁移过程中,虚拟机的内存、设备状态等关键信息被逐步迁移,同时虚拟机在源服务器上仍然保持运行,直到最后的切换操作。
- 动态迁移技术依赖于精确的状态跟踪和同步机制,对于虚拟机的内存,需要准确跟踪哪些页面被修改,以便及时将修改后的页面同步到目标服务器;对于设备状态,需要在迁移过程中保持设备状态的一致性,如虚拟网络设备的网络连接状态不能中断。
2、优点
- 业务连续性,由于虚拟机可以在运行状态下迁移,所以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感觉不到业务的中断,这对于企业的关键业务,如在线交易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等非常重要,可以在不影响业务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服务器的维护、升级或负载均衡等操作。
- 灵活性,动态迁移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迁移时机,当发现某台物理服务器的负载即将超过临界值时,可以立即启动虚拟机的动态迁移,而不需要等待虚拟机停机后再进行迁移,提高了系统的应对能力。
(三)共享存储技术
1、原理
- 在虚拟机迁移中,共享存储技术是指虚拟机的存储设备(如虚拟磁盘)位于共享存储区域,如网络附属存储(NAS)或存储区域网络(SAN)中,当虚拟机从源服务器迁移到目标服务器时,由于存储设备是共享的,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磁盘数据迁移。
- 源服务器和目标服务器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共享存储中的虚拟机磁盘数据,在迁移过程中,主要是迁移虚拟机的内存和设备状态等信息,而存储相关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要在目标服务器上重新建立与共享存储中磁盘数据的连接即可。
2、优点
- 提高迁移速度,由于不需要迁移大量的磁盘数据,只需要迁移内存和设备状态等相对较少的数据,所以可以大大提高虚拟机迁移的速度,特别是对于存储数据量较大的虚拟机,共享存储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
- 数据一致性,因为虚拟机的磁盘数据始终存储在共享存储区域,避免了在迁移过程中因磁盘数据迁移可能导致的数据不一致性问题,在迁移前后,虚拟机可以始终访问到相同的磁盘数据,保证了业务数据的完整性。
本文链接:https://www.zhitaoyun.cn/106173.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