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m服务器用什么系统,kvm服务器装系统
- 综合资讯
- 2024-10-02 02:01:49
- 4

***:KVM(基于内核的虚拟机)服务器可使用多种系统。常见的如Linux系统,包括CentOS、Ubuntu等。在KVM服务器装系统时,首先要确保服务器硬件满足虚拟化...
***:KVM(基于内核的虚拟机)服务器可使用多种系统。常见的有Linux系统,如CentOS、Ubuntu等。在KVM服务器装系统时,首先要确保服务器硬件满足虚拟化需求。对于Linux系统安装,需准备好安装镜像文件,通过网络或本地介质引导服务器进入安装流程,在安装过程中要根据需求进行分区、设置网络等操作,并且要正确配置KVM相关组件以便实现虚拟机的创建、管理等功能。
《KVM服务器安装系统全攻略:系统选型与详细安装步骤》
一、引言
KVM(Kernel - based Virtual Machine)是一种基于内核的开源虚拟机技术,广泛应用于服务器虚拟化领域,在KVM服务器上安装系统是构建虚拟化环境的关键步骤,而选择合适的系统对于服务器的性能、功能和管理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KVM服务器常用的系统选择,并提供各种系统的安装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
二、KVM服务器常用系统选型
1、CentOS系统
稳定性与企业应用
- CentOS是基于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源代码编译而成的社区发行版,以其稳定性而闻名,在企业环境中,大量的服务器都采用CentOS系统,对于KVM服务器来说,CentOS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环境,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虚拟机,它经过了广泛的测试,并且有强大的社区支持,当遇到问题时,用户可以很容易地在社区中找到解决方案。
软件包管理与兼容性
- CentOS使用yum(Yellowdog Updater, Modified)作为软件包管理器,yum能够方便地安装、更新和删除各种软件包,这对于KVM服务器来说非常重要,在KVM环境中,可能需要安装各种与虚拟化相关的软件包,如qemu - kvm、libvirt等,yum可以确保这些软件包的版本兼容性,并且能够自动解决软件包之间的依赖关系,当安装libvirt时,yum会自动安装它所依赖的其他库文件,如libxml2、libvirt - client等。
安全更新
- CentOS的安全团队会定期发布安全更新补丁,以修复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对于KVM服务器,安全至关重要,因为虚拟机可能运行着企业的关键业务应用,通过及时更新CentOS系统的安全补丁,可以保护KVM服务器免受恶意攻击,如网络入侵、病毒感染等。
2、Ubuntu系统
易用性与桌面环境(如果需要)
- Ubuntu以其易用性而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它有一个非常友好的安装界面,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对于KVM服务器来说,如果管理员需要偶尔使用桌面环境进行一些管理操作(如通过图形界面配置虚拟机网络等),Ubuntu提供了多种桌面环境可供选择,如GNOME、KDE等,Ubuntu的命令行操作也非常简洁明了,安装软件包可以使用apt - get命令,操作方式与CentOS的yum类似,但语法更加简洁。
社区与创新
- Ubuntu拥有一个庞大而活跃的社区,这个社区不断推动着Ubuntu的发展,在虚拟化领域也不例外,Ubuntu社区积极参与KVM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经常会推出一些新的功能和优化,在Ubuntu的新版本中,可能会对KVM的性能进行优化,或者提供更方便的虚拟机管理工具,Ubuntu对于新技术的采用比较积极,这使得它在一些新兴的虚拟化应用场景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云原生支持
- 在当今的云计算时代,Ubuntu对云原生技术有着良好的支持,对于KVM服务器来说,如果要构建基于容器的虚拟化环境(如结合KVM和Docker),Ubuntu可以提供较好的基础,它内置了一些云原生相关的工具和配置,方便用户将KVM虚拟机与容器技术进行集成,从而实现更灵活、高效的资源利用。
3、Debian系统
软件包质量与稳定性
- Debian以其高质量的软件包而著称,它的软件包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和审核,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对于KVM服务器来说,这意味着在安装和运行与KVM相关的软件时,可以更加放心,Debian的软件包管理系统是dpkg,配合apt工具,能够方便地进行软件包的管理,在KVM环境中,当需要安装特定版本的qemu - kvm或者其他虚拟化相关软件时,Debian能够提供精确的软件包版本控制,减少因软件包版本不兼容而导致的问题。
安全与隐私
- Debian非常重视安全和隐私,它的安全团队会定期审查软件包中的安全漏洞,并及时发布补丁,在KVM服务器上,这有助于保护虚拟机内部运行的各种应用程序,Debian在系统设计上注重隐私保护,对于一些对数据隐私要求较高的企业或应用场景,Debian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长期支持版本(LTS)
- Debian提供长期支持版本,这些版本在较长的时间内会得到安全更新和维护,对于KVM服务器这种需要长期稳定运行的设备来说,选择Debian的LTS版本可以减少系统升级的频率,降低因系统升级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确保系统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三、CentOS系统在KVM服务器上的安装
1、准备工作
下载CentOS镜像
- 需要从CentOS官方网站(https://www.centos.org/download/)下载合适的CentOS镜像文件,根据服务器的硬件架构(如x86_64)选择对应的镜像版本,一般建议选择CentOS的最新稳定版本,以获取最新的功能和安全更新。
检查服务器硬件
- 在安装之前,需要确保服务器硬件满足CentOS的安装要求,检查服务器的内存、硬盘空间、CPU等硬件参数,对于KVM服务器,建议至少有4GB的内存(如果要运行多个虚拟机,则需要更多内存),足够的硬盘空间(根据计划创建的虚拟机数量和存储需求而定),以及支持虚拟化技术的CPU(如Intel VT - x或AMD - V技术)。
创建可引导安装介质(可选)
- 如果服务器支持从USB设备或光盘启动,可以将下载的CentOS镜像制作成可引导的安装介质,对于USB设备,可以使用工具如Rufus(在Windows系统下)或dd命令(在Linux系统下)将镜像写入USB盘,如果使用光盘,需要使用刻录软件将镜像刻录到光盘上。
2、安装过程
启动服务器并进入安装界面
- 将制作好的安装介质插入服务器,启动服务器并进入BIOS设置,将启动顺序设置为优先从安装介质启动,服务器启动后,会进入CentOS的安装引导界面。
选择安装语言和键盘布局
- 在安装界面中,首先选择安装语言,如英语,然后选择键盘布局,一般选择默认的美式键盘布局(如果需要其他布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安装类型选择
- 对于KVM服务器,建议选择“Server with GUI”(如果需要图形界面进行管理,如初次安装和配置KVM时)或者“Minimal Install”(如果服务器资源有限或者只需要通过命令行管理),如果选择“Server with GUI”,安装程序会安装图形界面相关的软件包,这会占用一定的磁盘空间和内存资源。
磁盘分区
- 在磁盘分区步骤中,可以选择自动分区或者手动分区,对于KVM服务器,如果对磁盘管理有较高的要求,建议选择手动分区,可以创建一个根分区(“/”),大小根据硬盘大小和需求而定,例如可以分配20GB - 50GB给根分区,还可以创建一个单独的交换分区(swap),交换分区的大小通常为内存的1 - 2倍,如果计划在服务器上存储大量的虚拟机镜像文件,可以创建一个专门的数据分区(如“/data”)。
网络配置
- 在网络配置部分,可以选择自动获取IP地址(DHCP)或者手动配置静态IP地址,对于KVM服务器,为了便于管理和确保网络稳定性,建议配置静态IP地址,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等网络参数。
设置root密码和创建用户
- 设置root用户的密码,确保密码的安全性(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等),然后可以创建一个普通用户,用于日常的管理操作,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避免直接使用root用户进行操作。
安装软件包
- 安装程序会根据选择的安装类型安装相应的软件包,如果选择了“Server with GUI”,会安装图形界面软件包,如GNOME桌面环境等,在安装过程中,安装程序会显示安装进度。
完成安装
- 安装完成后,取出安装介质,重启服务器,服务器启动后,就可以登录到CentOS系统中,开始进行KVM的安装和配置工作。
3、KVM相关软件安装与配置
安装KVM软件包
- 在CentOS系统中,使用yum命令安装KVM相关软件包,执行命令“yum install qemu - kvm libvirt virt - install”等,qemu - kvm是KVM的核心软件,libvirt是用于管理虚拟机的API和工具集,virt - install是一个命令行工具,用于创建和安装虚拟机。
启动和配置libvirt服务
- 安装完成后,启动libvirt服务,执行命令“systemctl start libvirt - d”,然后设置libvirt服务为开机自启,执行命令“systemctl enable libvirt - d”,可以通过编辑libvirt的配置文件(通常位于/etc/libvirt/libvirtd.conf)来配置libvirt的一些参数,如网络设置、认证方式等。
创建网络桥接(可选)
- 如果需要虚拟机能够直接访问外部网络,可以创建网络桥接,在CentOS中,可以使用nm - cli(NetworkManager命令行工具)或者手动编辑网络配置文件来创建桥接网络,使用nm - cli创建桥接网络的命令如下:
- 创建一个名为br0的桥接网络:“nm - cli con add type bridge ifname br0 con - name br0”
- 将物理网卡(如eth0)添加到桥接网络中:“nm - cli con add type bridge - slave ifname eth0 master br0”
- 配置桥接网络的IP地址(如果需要):“nm - cli con modify br0 ipv4.addresses <IP地址/子网掩码> ipv4.gateway <网关地址> ipv4.method manual”
- 启动桥接网络:“nm - cli con up br0”
四、Ubuntu系统在KVM服务器上的安装
1、准备工作
下载Ubuntu镜像
- 从Ubuntu官方网站(https://ubuntu.com/download/server)下载Ubuntu Server镜像,根据服务器的硬件架构选择合适的版本,如x86_64架构的服务器选择对应的64位Ubuntu Server版本。
检查服务器硬件
- 与CentOS安装类似,需要检查服务器的内存、硬盘空间和CPU等硬件参数,Ubuntu Server的最低硬件要求相对较低,但为了在KVM服务器上良好运行,建议至少有2GB内存(如果运行多个虚拟机则需要更多),足够的硬盘空间,并且CPU支持虚拟化技术。
创建可引导安装介质(可选)
- 如果服务器支持从USB或光盘启动,可以将下载的Ubuntu镜像制作成可引导的安装介质,在Windows系统下,可以使用Rufus工具将镜像写入USB盘;在Linux系统下,可以使用dd命令,如“dd if = <Ubuntu镜像文件> of = <USB设备路径> bs = 4M”。
2、安装过程
启动服务器并进入安装界面
- 将制作好的安装介质插入服务器,启动服务器并进入BIOS设置,设置为从安装介质优先启动,服务器启动后,进入Ubuntu Server的安装引导界面。
选择安装语言
- 在安装界面中,首先选择安装语言,如英语,Ubuntu支持多种语言,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
选择安装内容
- Ubuntu Server提供了不同的安装内容选项,对于KVM服务器,可以选择“Ubuntu Server”(基本的服务器安装,不包含桌面环境,适合纯命令行管理)或者“Ubuntu Desktop”(包含桌面环境,适合需要图形界面进行管理的情况,但会占用更多资源),一般建议选择“Ubuntu Server”。
磁盘分区
- 可以选择自动分区或手动分区,对于KVM服务器,手动分区可以更好地控制磁盘空间的分配,可以创建根分区(“/”)、交换分区(swap)等,根分区的大小可以根据硬盘大小和需求确定,交换分区大小一般为内存的1 - 2倍,如果有大量虚拟机镜像存储需求,也可以创建专门的数据分区。
网络配置
- 在网络配置部分,可以选择自动获取IP地址(DHCP)或手动配置静态IP地址,为了便于管理和网络稳定,建议配置静态IP地址,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等网络参数。
设置用户和密码
- 设置一个普通用户及其密码,Ubuntu在安装过程中不直接设置root密码,而是通过sudo机制让普通用户可以执行超级用户权限的操作,这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安装软件包
- 安装程序会根据选择的安装内容安装相应的软件包,安装过程中会显示安装进度条,等待安装完成。
完成安装
- 安装完成后,取出安装介质,重启服务器,登录到Ubuntu系统后,就可以开始进行KVM的安装和配置工作。
3、KVM相关软件安装与配置
安装KVM软件包
- 在Ubuntu系统中,使用apt - get命令安装KVM相关软件包,执行命令“apt - get install qemu - kvm libvirt - bin virt - manager”等,qemu - kvm是KVM的核心软件,libvirt - bin提供了管理虚拟机的工具,virt - manager是一个图形界面的虚拟机管理工具(如果安装了桌面环境,可以使用它方便地管理虚拟机)。
启动和配置libvirt服务
- 安装完成后,启动libvirt服务,执行命令“systemctl start libvirtd”,设置libvirt服务为开机自启,执行命令“systemctl enable libvirtd”,可以通过编辑libvirt的配置文件(通常位于/etc/libvirt/libvirtd.conf)来调整一些参数,如网络设置、认证方式等。
创建网络桥接(可选)
- 若要让虚拟机能够直接访问外部网络,可以创建网络桥接,在Ubuntu中,可以使用netplan工具来配置网络,编辑/etc/netplan/50 - cloud - init.yaml文件(如果是Ubuntu 18.04及以上版本),添加以下内容来创建桥接网络:
- network:
- version: 2
- renderer: networkd
- ethernets:
- eth0:
- dhcp4: no
- bridges:
- br0:
- interfaces: [eth0]
- dhcp4: yes
- 然后执行“netplan apply”命令使配置生效。
五、Debian系统在KVM服务器上的安装
1、准备工作
下载Debian镜像
- 从Debian官方网站(https://www.debian.org/distrib/)下载Debian镜像,根据服务器的硬件架构选择合适的版本,如x86_64架构选择对应的64位Debian版本。
检查服务器硬件
- 检查服务器的内存、硬盘空间和CPU等硬件参数,Debian可以在较低配置的服务器上运行,但对于KVM服务器,建议有足够的内存(如至少2GB,运行多个虚拟机时需更多)、硬盘空间,且CPU支持虚拟化技术。
创建可引导安装介质(可选)
- 如果服务器支持从USB或光盘启动,可以将下载的Debian镜像制作成可引导的安装介质,在Windows系统下,可以使用Rufus等工具将镜像写入USB盘;在Linux系统下,可以使用dd命令。
2、安装过程
启动服务器并进入安装界面
- 将制作好的安装介质插入服务器,启动服务器并进入BIOS设置,将启动顺序设置为优先从安装介质启动,服务器启动后,进入Debian的安装引导界面。
选择安装语言
- 在安装界面中,选择安装语言,如英语等,Debian支持多种语言供用户选择。
选择安装类型
- 对于KVM服务器,可以选择“Standard system”(标准系统安装)等安装类型,根据是否需要图形界面等因素进行选择,如果只需要命令行管理,选择标准的无图形界面安装可以节省系统资源。
磁盘分区
- 可以选择自动分区或手动分区,对于KVM服务器,手动分区有助于更好地规划磁盘空间,创建根分区(“/”)、交换分区(swap)等,根分区大小根据硬盘和需求确定,交换分区大小通常为内存的1 - 2倍,如果有大量虚拟机镜像存储需求,创建专门的数据分区。
网络配置
- 在网络配置部分,可以选择自动获取IP地址(DHCP)或手动配置静态IP地址,为了便于管理和网络稳定,建议配置静态IP地址,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等网络参数。
设置用户和密码
- 设置普通用户及其密码,Debian通过sudo机制让普通用户可以执行超级用户权限的操作,提高系统安全性。
安装软件包
- 安装程序会根据选择的安装类型安装相应的软件包,安装过程中会显示安装进度。
完成安装
- 安装完成后,取出安装介质,重启服务器,登录到Debian系统后,即可进行KVM的安装和配置工作。
3、KVM相关软件安装与配置
安装KVM软件包
- 在Debian系统中,使用apt命令安装KVM相关软件包,执行命令“apt install qemu - kvm libvirt - daemon - system virt - install”等,qemu - kvm是KVM的
本文链接:https://www.zhitaoyun.cn/115407.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