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配置哪里看,服务器配置参数怎么看
- 综合资讯
- 2024-10-02 06:22:39
- 3

***:主要探讨服务器配置查看的问题,包括服务器配置在哪里查看以及如何查看其配置参数。这对于需要了解服务器性能、资源状况等相关信息的人员非常关键,无论是系统管理员进行维...
***:主要探讨了查看服务器配置及其参数的问题。在查看服务器配置时,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和服务器类型有不同的查看方式。例如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系统属性、设备管理器等查看部分硬件相关配置;在Linux系统下,可使用如“lscpu”“free -m”等命令查看CPU、内存等参数。了解这些查看方法有助于用户掌握服务器的硬件资源情况,以便进行性能评估、故障排查等操作。
本文目录导读:
服务器配置参数查看全解析
Windows服务器
1、系统信息查看
控制面板法
- 在Windows服务器中,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来获取一些基本的系统配置信息,打开控制面板,找到“系统”(在不同的Windows版本中可能稍有不同的入口位置,例如在Windows Server 2019中,可以直接在控制面板的主页找到“系统”图标),可以看到关于服务器操作系统版本、处理器型号、已安装的内存(RAM)容量等基本信息,操作系统版本会显示如Windows Server 2019等具体版本号,这有助于了解服务器是否运行在最新的、受支持的系统环境下,处理器型号信息可以让您知道服务器所采用的CPU类型,例如Intel Xeon系列等,并且可以根据型号查询其核心数、线程数和基本频率等详细参数,已安装的内存容量则直接反映了服务器可用于运行程序和存储数据的临时存储空间大小。
系统信息工具(msinfo32)
- 按下Windows + R键,打开“运行”对话框,输入“msinfo32”并回车,会弹出系统信息窗口,这个窗口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服务器配置信息,在“系统摘要”部分,可以看到计算机名称、制造商、型号等信息,计算机名称是服务器在网络中的标识,对于网络管理和识别非常重要,制造商和型号信息有助于了解服务器硬件的来源和基本硬件框架,在“硬件资源”部分,能够查看中断请求(IRQ)、直接内存访问(DMA)和输入/输出(I/O)端口等资源的使用情况,这些信息在排查硬件冲突等问题时非常有用,如果两个设备同时请求相同的IRQ,可能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在“组件”部分,详细列出了处理器、BIOS、内存等组件的信息,处理器信息包括每个处理器的详细规格,如核心数、缓存大小等,BIOS信息包含BIOS版本、发布日期等,及时更新BIOS版本可以修复一些硬件兼容性问题并提高系统性能,内存信息除了显示总内存容量外,还会显示内存的速度、类型(如DDR4等)等参数。
2、设备管理器查看硬件设备
- 打开设备管理器(可以通过在桌面上右键单击“此电脑”,选择“管理”,然后在计算机管理窗口中找到“设备管理器”),在设备管理器中,可以查看服务器上安装的各种硬件设备的详细信息。
处理器信息
- 在“处理器”节点下,可以看到服务器安装的所有CPU,右键单击某个处理器,可以选择“属性”,在属性窗口的“常规”选项卡中,可以查看处理器的状态,例如是否正常工作,在“详细信息”选项卡中,通过选择不同的属性项,可以获取更多信息,如处理器的唯一标识符(ID),这在一些需要硬件绑定的软件授权场景下可能会用到。
内存设备
- 在“内存技术设备”或“系统设备”下可能会涉及到与内存相关的设备信息,虽然这里可能不会像专门的内存检测工具那样提供极其详细的内存时序等参数,但可以查看内存设备的基本状态,如是否正常识别等。
磁盘驱动器
- 在“磁盘驱动器”节点下,可以查看服务器中安装的所有硬盘驱动器,右键单击某个硬盘驱动器并选择“属性”,在“常规”选项卡中可以看到设备的类型(如SATA、SAS等)、制造商等基本信息,在“卷”选项卡中,可以查看磁盘的分区情况、卷标等信息,在“详细信息”选项卡中,同样可以获取更多如磁盘的唯一标识符等信息,这对于磁盘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等操作非常重要,在进行磁盘阵列(RAID)配置时,需要准确识别各个磁盘驱动器的参数。
网络适配器
- 在“网络适配器”节点下,可以查看服务器上安装的网络接口卡(NIC),右键单击网络适配器并选择“属性”,在“常规”选项卡中可以查看网络适配器的工作状态,如是否已启用、连接速度等基本信息,在“高级”选项卡中,可以对网络适配器的一些高级参数进行设置,如双工模式(半双工或全双工)、传输速度限制等,这些参数的正确设置对于网络性能优化非常关键,如果服务器所在的网络环境支持全双工模式,但网络适配器设置为半双工模式,可能会导致网络传输效率低下。
3、任务管理器查看性能相关参数
- 按下Ctrl + Shift+ Esc键可以快速打开任务管理器,在任务管理器中,有多个选项卡可以查看服务器的性能相关配置参数。
性能选项卡
- 在“性能”选项卡中,“CPU”部分显示了CPU的使用率、频率、核心数等信息,使用率可以直观地反映当前服务器CPU的繁忙程度,如果使用率长时间接近100%,可能表示服务器存在性能瓶颈,需要进一步优化或升级CPU,频率信息显示了当前CPU的运行频率,这有助于判断CPU是否在正常的频率范围内运行,一些CPU支持睿频技术,可以根据负载自动调整频率,核心数信息明确了服务器可用于并行处理任务的核心数量。“内存”部分展示了已使用的内存量、可用内存量、内存使用率等参数,通过观察内存使用率,可以及时发现内存是否不足,当内存使用率过高时,可能需要增加内存或者优化内存使用的程序。“磁盘”部分提供了磁盘的读写速度、活动时间等信息,读写速度可以帮助判断磁盘是否存在性能问题,如果磁盘的读取速度远低于其标称速度,可能表示磁盘存在故障或者存在大量磁盘碎片,活动时间反映了磁盘处于读写操作的时间比例,如果活动时间过高,可能会影响磁盘的寿命和整体性能。“以太网”(或其他网络连接类型)部分显示了网络的发送和接收速度、连接状态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监控网络流量,确保网络连接正常且满足服务器的业务需求。
进程选项卡
- 在“进程”选项卡中,可以查看各个进程对CPU、内存、磁盘和网络等资源的占用情况,这有助于发现哪些进程是资源消耗大户,如果某个进程占用了大量的CPU资源,可能需要对该进程进行优化或者排查是否存在恶意软件,可以通过右键单击某个进程,选择“结束任务”来关闭不必要的进程,释放资源,也可以通过“详细信息”选项卡查看进程的详细信息,如进程的文件路径、启动用户等,这对于安全管理和故障排查也非常有用。
4、PowerShell获取详细配置信息
- PowerShell是Windows系统强大的命令行工具,可以用来获取更深入的服务器配置信息。
- 要获取服务器的BIOS信息,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Get - WmiObject - Class Win32_BIOS,这个命令会返回BIOS的制造商、版本、发布日期等详细信息。
- 要获取服务器的CPU信息,可以使用命令:
- Get - WmiObject - Class Win32_Processor,它会返回每个CPU的详细规格,包括处理器ID、核心数、线程数、频率等参数。
- 对于内存信息,可以使用命令:
- Get - WmiObject - Class Win32_PhysicalMemory,这个命令将显示内存的容量、速度、类型、制造商等信息。
- 要查看网络适配器信息,可以使用:
- Get - WmiObject - Class Win32_NetworkAdapter,它会提供网络适配器的名称、MAC地址、速度、连接状态等详细信息,通过PowerShell命令,可以方便地将这些信息导出为文本文件或者进行自动化脚本编写,以便于大规模的服务器管理和监控。
Linux服务器
1、命令行查看基本系统信息
uname命令
- “uname - a”命令是查看Linux系统基本信息的常用命令,它会输出内核名称、主机名、内核版本、操作系统类型等信息,输出可能类似于“Linux server.example.com 5.4.0 - 42 - generic #46 - Ubuntu SMP Fri Jul 10 00:24:02 UTC 2020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Linux”是内核名称,“server.example.com”是主机名,“5.4.0 - 42 - generic”是内核版本,“Ubuntu”是操作系统类型,“x86_64”表示系统的硬件架构为64位,这些信息对于确定服务器是否运行在正确的内核版本、是否与软件的系统要求相匹配等非常重要。
cat /etc/os - release命令
- 这个命令主要用于查看操作系统的发行版信息,它会以键值对的形式输出操作系统的名称、版本、ID等信息,在Ubuntu系统中,可能会输出“NAME="Ubuntu" VERSION="20.04 LTS" ID=ubuntu ID_LIKE=debian PRETTY_NAME="Ubuntu 20.04 LTS" VERSION_ID="20.04”等信息,了解操作系统的发行版和版本有助于安装合适的软件包、遵循特定版本的安全更新策略等。
2、查看CPU信息
lscpu命令
- “lscpu”命令是专门用于查看CPU相关信息的命令,它会输出CPU的架构(如x86_64)、核心数、线程数、CPU频率(包括基本频率和最大睿频,如果支持的话)、缓存大小等信息,输出可能显示“Architecture: x86_64, CPU op - mode(s): 32 - bit, 64 - bit, Byte Order: Little Endian, CPU(s): 4, On - line CPU(s) list: 0 - 3, Thread(s) per CPU: 2, Core(s) per CPU: 2, Socket(s): 1, NUMA node(s): 1, Vendor ID: GenuineIntel, CPU family: 6, Model: 158, Stepping: 10, CPU MHz: 2200.000, BST - CPU - MHz: 4200.000, Cache size: 8192 KB”,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服务器有4个CPU(通过“CPU(s): 4”),每个CPU有2个核心和2个线程(通过“Core(s) per CPU: 2, Thread(s) per CPU: 2”),基本频率为2200MHz(通过“CPU MHz: 2200.000”),最大睿频为4200MHz(通过“BST - CPU - MHz: 4200.000”)等重要信息。
cat /proc/cpuinfo命令
- 查看“/proc/cpuinfo”文件也可以获取CPU的详细信息,这个文件包含了每个CPU核心的详细参数,可以看到每个核心的处理器标识(processor)、供应商(vendor_id)、型号名称(model name)、缓存大小(cache size)等信息,虽然信息格式相对较为分散,但通过脚本或者手动筛选可以获取到所需的CPU参数。
3、查看内存信息
free命令
- “free - h”命令用于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它会以人类可读的形式(如KB、MB、GB等)输出总内存、已使用内存、空闲内存、共享内存、缓存和缓冲等内存相关参数,输出可能为“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8G 3G 1G 0B 4G 4G”,这里可以看到服务器总内存为8GB(通过“Mem: 8G”),已使用3GB(通过“used 3G”),空闲1GB(通过“free 1G”)等信息,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判断服务器的内存是否充足,是否需要进行内存优化或者增加内存。
cat /proc/meminfo命令
- 查看“/proc/meminfo”文件可以获取更详细的内存信息,这个文件包含了诸如内存总量(MemTotal)、空闲内存量(MemFree)、缓存内存量(Cached)、交换内存总量(SwapTotal)和交换内存空闲量(SwapFree)等参数的精确数值(以字节为单位),虽然这些数值是以字节为单位,但对于需要精确计算和分析内存使用情况的场景非常有用。
4、查看磁盘信息
df - h命令
- “df - h”命令用于查看磁盘的文件系统使用情况,它会以人类可读的形式输出每个挂载点的磁盘容量、已使用容量、可用容量、使用率等信息,输出可能为“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1 50G 20G 30G 40% /, /dev/sda2 100G 30G 70G 30% /home”,这里可以看到“/dev/sda1”分区的总大小为50GB(通过“Size 50G”),已使用20GB(通过“Used 20G”),可用30GB(通过“Avail 30G”),使用率为40%(通过“Use% 40%”)等信息,通过这个命令,可以及时发现磁盘空间是否不足,以便进行磁盘扩容或者数据清理等操作。
fdisk - l命令
- “fdisk - l”命令用于查看磁盘的分区情况,它会输出服务器上安装的所有磁盘设备以及它们的分区信息,包括磁盘的设备名称(如/dev/sda)、磁盘大小、分区起始和结束位置、分区类型(如Linux、Windows等)等信息,输出可能为“Disk /dev/sda: 200 GiB, 214748364800 bytes, 419430400 sectors, Disk model: ST2000DM001 - 1ER164,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4096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4096 bytes / 4096 bytes, Disklabel type: gpt, Disk identifier: 11111111 - 2222 - 3333 - 4444 - 555555555555, Device Start End Sectors Size Type, /dev/sda1 2048 1050623 1048576 512M EFI System, /dev/sda2 1050624 419430062 418379439 199.5G Linux filesystem”,这里可以看到磁盘的大小为200GB(通过“Disk /dev/sda: 200 GiB”),分区情况如“/dev/sda1”分区大小为512MB(通过“Size 512M”)等详细信息。
5、查看网络信息
ifconfig命令(部分Linux发行版)或ip addr命令(现代Linux发行版)
- 在一些较旧的Linux发行版中,可以使用“ifconfig”命令来查看网络接口的信息,它会输出网络接口的名称(如eth0、enp0s3等)、IP地址、MAC地址、网络掩码、广播地址等信息,对于eth0接口,输出可能为“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11:22:33:44:55, inet addr:192.168.1.100 Bcast:192.168.1.255 Mask:255.255.255.0”,这里可以看到网络接口eth0的MAC地址为“00:11:22:33:44:55”,IP地址为“192.168.1.100”等信息,在现代Linux发行版中,更推荐使用“ip addr”命令,它除了提供类似的信息外,还提供了更多关于网络接口状态、网络链路状态等详细信息,输出可能显示网络接口是否处于UP状态(表示网络接口已启用)、MTU(最大传输单元)大小等信息。
netstat - an命令
- “netstat - an”命令用于查看网络连接状态,它会列出所有的网络连接,包括TCP和UDP连接,以及监听端口等信息,对于TCP连接,会显示连接的本地地址、远程地址、连接状态(如ESTABLISHED表示已建立连接、LISTEN表示正在监听等)等信息,对于UDP连接,会显示本地端口和远程端口等信息,通过这个命令,可以排查网络连接问题,如发现是否存在异常的网络连接或者端口是否被正确监听等。
服务器硬件设备自身的查看方式
1、服务器主板BIOS查看配置
-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服务器主板进入BIOS的方式可能不同,一般常见的方式是在服务器开机过程中按下特定的按键,如Del、F2或F10等,进入BIOS后,可以查看和设置服务器的各种硬件配置参数。
CPU相关设置
- 在BIOS的CPU设置选项中,可以查看CPU的温度、电压等参数,这些参数对于监控CPU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如果CPU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甚至硬件损坏,一些BIOS还允许在CPU设置中调整CPU的倍频、外频等参数(对于可超频的CPU),但这需要谨慎操作,因为不当的超频可能会损坏CPU。
内存相关设置
- 在BIOS的内存设置区域,可以查看内存的频率、时序等参数,内存频率直接影响内存的读写速度,而内存时序则是描述内存操作的一系列延迟参数,如CL(列地址选通脉冲
本文链接:https://www.zhitaoyun.cn/125902.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