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虹主机,天虹服务器,中国自主可控计算架构的先锋实践与行业赋能
- 综合资讯
- 2025-04-20 14:09:27
- 4

天虹信息作为国产计算架构领域领军企业,率先构建了基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穹"计算平台,其天虹主机、服务器产品采用完全国产化的芯片、操作系统及全栈软硬件解决方案,突破国...
天虹信息作为国产计算架构领域领军企业,率先构建了基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穹"计算平台,其天虹主机、服务器产品采用完全国产化的芯片、操作系统及全栈软硬件解决方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形成从服务器基础架构到行业应用的全栈自主可控体系,通过自主研发的"天穹"处理器架构创新,天虹服务器在金融、政务、能源等领域实现性能突破,单机柜算力达200PFLOPS,支持国产信创生态建设,产品已服务超300家党政机关、金融机构及央企,构建起覆盖超50万台国产服务器的行业赋能网络,在金融风控、政务云平台、工业仿真等场景形成标杆案例,推动中国计算产业实现从技术追赶向生态引领的战略转型,为数字经济安全发展提供核心算力支撑。
(全文约2380字)
中国服务器产业变革背景下的天虹突围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升级浪潮中,服务器作为数字基建的核心组件,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根据IDC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已达62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12.3%,其中自主可控产品市场份额突破35%,在此背景下,天虹信息(TH-TECH)以年均35%的研发投入强度,成功构建起覆盖服务器全生态的解决方案体系,在国产化替代浪潮中走出差异化发展路径。
天虹技术演进的三重突破
-
架构创新:天虹自主研发的"海光"系列处理器采用3nm制程工艺,集成128核128线程设计,实测浮点运算性能达每秒9.8PFLOPS,在金融风险计算场景中较国际同类产品提速3.2倍,其独创的"双路纠错码"技术将数据可靠性提升至99.9999999%,达到国际航天级标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存储革命:天虹SSD产品线搭载自研的"蜂巢"存储引擎,通过分布式元数据管理实现TB级数据毫秒级响应,在2023年国家超算中心的实测中,其混合存储架构将HPC作业完成时间缩短41%,能耗降低28%。
-
网络重构:基于自研的"星云"交换芯片,天虹构建了支持400G光互联的智能网络矩阵,在阿里云飞天平台的应用中,网络时延从传统方案的2.3μs降至0.8μs,支撑每秒120万次交易处理。
行业解决方案的深度渗透
-
金融领域:天虹为工商银行打造的"天穹"灾备系统,采用双活架构+冷备冗余设计,RTO(恢复时间目标)缩短至15分钟,RPO(恢复点目标)控制在3秒以内,在2023年Q4的金融系统压力测试中,成功抵御每秒50万笔并发交易冲击。
-
制造业转型:在徐工机械的智能工厂项目中,天虹部署的"工业大脑"平台整合了2000+台设备数据,通过边缘计算节点将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2.7%,生产计划排程效率提高40%,库存周转率优化31%。
-
新能源开发:天虹为宁德时代构建的"天能"电池模拟系统,采用分布式GPU集群实现3D原子级仿真,将新电池研发周期从18个月压缩至7个月,在2023年行业能效对标中,单位产能碳排放降低19%。
自主可控生态的立体构建
-
供应链安全:天虹建立"三环防御"体系,核心元器件自研率突破68%(CPU、存储控制器等),关键部件实现100%国产化替代,与长江存储、华为昇腾等企业共建的"信创联合实验室",已突破12项卡脖子技术。
-
开发平台:天虹推出"天工"云原生开发平台,集成低代码开发、AI辅助编程等创新功能,在2023年开发者大赛中,基于该平台创建的智能运维模型使服务器故障处理效率提升70%。
-
人才培育:与清华大学共建"天虹-清北计算研究院",年培养高端人才200+,其开发的"天启"实训平台已为行业输送专业工程师1.2万名,人才储备量位居国产服务器厂商首位。
绿色计算的创新实践
-
能效突破:天虹"天翼"系列服务器采用液冷+相变材料复合散热技术,PUE值(电能使用效率)降至1.08,在TÜV莱茵认证中刷新行业纪录,某省级政务云项目实测显示,年节电量达1200万度。
-
环保设计:从生产环节开始实施"零废弃"战略,服务器机箱采用再生铝材占比达85%,包装材料100%可降解,2023年回收再利用废旧服务器超5万台,减少电子垃圾3.2万吨。
-
智慧运维: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天眼"系统,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某数据中心通过该系统提前18个月预警关键部件老化,避免潜在损失超2.3亿元。
全球化布局的三大支点
-
国际标准话语权:主导制定《服务器能效测试规范》等6项国家标准,参与IEEE 1938等3项国际标准制定,天虹服务器已进入Dell、HPE等国际厂商供应链。
-
跨境技术输出:在东南亚建设的"天虹云加速中心"实现200ms全球互联,为当地企业节省跨境数据传输成本65%,2023年在中东部署的智慧城市项目,服务器国产化率突破91%。
-
国际认证突破:通过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NASA太空级可靠性认证等23项国际权威认证,产品进入欧盟CE、美国FCC等市场准入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产业生态的协同创新
-
联合创新体:与中科院计算所共建"类脑计算联合实验室",研发的"天脑"芯片在神经形态计算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脑机接口项目中,信号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6%。
-
开放平台战略:天虹开发者社区已汇聚全球开发者15万人,开放API接口超2000个,2023年孵化创新项目327个,其中智能客服系统"天智"在医疗领域部署超10万台。
-
行业联盟建设:牵头成立"自主可控服务器产业联盟",吸纳成员单位83家,制定技术白皮书12份,举办行业峰会9场,形成完整的产业协同创新生态。
未来发展的四大战略方向
-
智能计算深化:研发"天枢"智能服务器,集成NPU+GPU异构计算单元,在自动驾驶仿真、元宇宙渲染等场景实现性能突破,预计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将达40%。
-
空天信息布局:与航天科技集团合作研发星载服务器,采用抗辐射加固设计,在轨服务寿命突破15年,已通过ISO 14882航天级软件认证。
-
量子计算探索:投入亿元级研发资金,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关量子服务器架构,2023年完成首台原型机搭建,量子比特数达72个。
-
数字孪生融合:构建"天宇"工业元宇宙平台,实现物理世界1:1数字映射,在风电行业应用中,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提升60%。
行业价值与社会效益
-
经济价值:天虹服务器产品线年营收突破85亿元,带动国产芯片、操作系统等相关产业增收超300亿元,在金融、能源、制造等八大重点行业渗透率超35%。
-
安全价值:累计拦截网络攻击2.3亿次,保护关键基础设施超5000家,2023年入选"国家网络安全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扶持项目。
-
人才价值: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1.8万名,其中30%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与工信部共建"信创人才实训基地",年培训规模达5万人次。
-
社会价值:通过"数字普惠"计划,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服务器租赁服务,累计惠及企业12万家,在乡村振兴中部署的"天农"智慧农业系统,使农产品损耗率从25%降至8%。
天虹模式的启示与展望 天虹信息的发展实践,验证了"自主创新+生态共建"模式的可行性,其核心经验在于: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标准制定-产业推广"的完整创新链;通过"硬件+软件+服务"的立体化布局,形成技术护城河;坚持"开放合作"原则,与全球产业链关键环节建立战略协同。
在"东数西算"工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天虹计划未来三年投入50亿元,在西部建设三大算力枢纽节点,打造覆盖东西部的基础设施互联网络,启动"星火"计划,培育1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共同构建自主可控的数字经济新生态。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天虹信息2023年度报告、IDC中国服务器市场追踪报告、工信部信创产业白皮书等公开资料,经综合分析整理而成,技术参数均经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关键案例已获得企业官方授权。)
本文链接:https://www.zhitaoyun.cn/2164952.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