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弹性文件服务,华为云弹性云服务器与弹性文件服务(EFS)的关闭全流程指南
- 综合资讯
- 2025-04-21 04:43:25
- 2

华为云弹性文件服务(EFS)与弹性云服务器(ECS)关闭全流程指南如下:关闭ECS需先停止实例(通过控制台或API),解除绑定弹性IP地址,删除安全组规则及云配置,最后...
华为云弹性文件服务(EFS)与弹性云服务器(ECS)关闭全流程指南如下:关闭ECS需先停止实例(通过控制台或API),解除绑定弹性IP地址,删除安全组规则及云配置,最后确认释放所有资源,关闭EFS需先停止所有挂载EFS的ECS实例,解绑存储池并删除文件系统(需确保无未完成操作),删除存储桶及访问控制策略,注意事项:1)关闭前需备份数据,避免数据丢失;2)EFS删除后无法恢复,操作前确认存储池关联的ECS已停止;3)建议按"释放ECS→解绑EFS→删除EFS"顺序操作;4)权限组需同步回收EFS相关管理权限,操作完成后可通过华为云控制台确认资源释放状态,确保无残留计费。
华为云弹性云服务器与EFS服务概述
1 弹性云服务器(ECS)核心特性
华为云弹性云服务器(Elastic Compute Service, ECS)作为云计算的核心组件,具备以下关键特性:
- 弹性伸缩能力:支持自动扩缩容,根据负载动态调整计算资源
- 多区域部署:覆盖全国8大可用区,提供跨区域容灾能力
- 混合云支持:与华为云Stack、FusionSphere等私有云平台深度集成
- 计费灵活性:支持按小时计费(1元/核/小时起)和包年包月模式
2 弹性文件服务(EFS)架构解析
EFS作为分布式文件存储服务,采用多副本架构设计:
- 存储层级:热存储(SSD)+ 冷存储(HDD)混合架构
- 容量规划:单文件最大支持16PB,单实例支持100TB
- 访问性能:平均IOPS达50万,延迟低于5ms(核心区域)
- 高可用保障:跨可用区冗余部署,RPO=0,RTO<30秒
3 服务依赖关系矩阵
组件名称 | 依赖关系 | 卸载影响 |
---|---|---|
ECS实例 | 无 | 直接关机不影响 |
EFS文件系统 | ECS实例 | 解绑后EFS独立运行 |
数据盘 | ECS实例 | 需手动释放或迁移 |
关闭ECS与EFS的完整操作流程
1 前置准备阶段(关键步骤)
操作时长:15-30分钟
所需权限:ECS高级操作员(Resoucrce Engineer角色)
1.1 数据备份方案
- 全量备份:使用ECS快照功能(保留30天)
- 增量备份:通过EFS快照实现(保留7天)
- 冷存储迁移:使用对象存储OSS进行归档(推荐)
# 示例:通过命令行创建EFS快照 cosapi create-snapshot --volume-id fs-123456 --name efs-backup-20231001
1.2 资源拓扑分析
建议使用华为云控制台拓扑视图(Operation Center)检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实例关联的EFS文件系统数量
- 数据盘(Cloud Disk)存储类型(SSD/Pro/HDD)
- 安全组规则(需保留对外端口)
1.3 计费周期确认
- 按量计费实例:关机后第8小时起停止计费
- 包年包月实例:需提前15天申请退订(支持邮件申请)
2 正式关闭流程(分步操作)
2.1 解绑EFS文件系统(核心步骤)
操作风险:未解绑直接关机会导致文件系统不可访问
操作路径:控制台 > 弹性云服务器 > 实例详情 > 存储管理 > 解绑EFS
高级操作技巧:
# 使用API批量解绑(需开启API权限) { "Action": "DeleteFilesystem", "FilesystemId": "fs-123456", "Force": true }
2.2 实例状态管理
状态名称 | 转换条件 | 处理时间 |
---|---|---|
关机(Stopped) | 手动停止 | 5-15分钟 |
隔离(Terminated) | 释放资源 | 实时生效 |
强制关机模式:
在控制台选择"强制关机"(数据不保存),适用于内存泄漏等异常场景
2.3 存储资源释放
数据盘处理策略:
- 保留:保留数据并迁移至新实例(需10%以上磁盘空间)
- 释放:通过控制台或API调用(
DeleteCloudDisk
接口) - 迁移:使用
CloudDiskImport
工具导出为VMDK格式
EFS释放:
控制台路径:存储 > 弹性文件服务 > 选择实例 > 释放
3 异常场景处理方案
3.1 EFS解绑失败处理
常见原因:
- 实例处于运行中(Running)状态
- 安全组限制跨区域访问
- 文件系统关联实例超过5台
解决方法:
- 修改安全组规则(允许EFS控制台IP访问)
- 等待实例进入停止状态(
关机
而非强制关机
) - 使用
ListFilesystems
接口查询状态
3.2 数据丢失预防
关键操作:
- 使用
file系统快照
(保留7天) - 对关键文件执行
Download
操作(支持断点续传) - 启用EFS监控(存储空间使用率>80%时触发告警)
4 资源释放后的验证
4.1 计费状态确认
- 访问控制台账单中心(Bill Center)
- 检查实例状态是否显示"释放中"
- 确认EFS文件系统状态为"可用"
4.2 网络连通性测试
# 使用ping测试EFS访问 ping fs-123456.efs.cn-hangzhou.aliyuncs.com # 验证安全组规则 describe-security-group- rules --security-group-id sg-123456
4.3 资源释放量统计
资源类型 | 计费单位 | 释放后状态 |
---|---|---|
ECS实例 | 核/小时 | 0计费 |
EFS存储 | TB | 存储空间清零 |
数据盘 | GB | 释放后自动回收 |
高级优化策略
1 资源复用方案
冷启动优化:
- 使用保留实例(Preemptible)降低30%成本
- 搭建Kubernetes集群(支持自动扩缩容)
2 存储性能调优
EFS参数优化:
# 修改文件系统块大小(默认64MB) modify-filesystem --filesystem-id fs-123456 --block-size 128 # 启用SSD存储层(延迟降低40%) update-filesystem --filesystem-id fs-123456 --storage-class ssd
3 跨区域迁移方案
混合云迁移流程:
- 创建新ECS实例(目标区域)
- 使用
FilesystemImport
接口迁移数据 - 配置跨区域负载均衡
安全加固指南
1 关机前安全操作
- 修改SSH密钥对(使用控制台密钥管理)
- 删除所有临时证书(TLS/SSL)
- 临时关闭安全组(推荐使用
Wait
接口)
2 资源残留清理
常见残留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虚拟云盘(VPC)关联实例
- 临时存储桶(OSS)
- 负载均衡器后端节点
清理命令:
# 清理ECS标签 delete-resource-labels --resource-id instance-123456 --label-key env:dev # 删除安全组(谨慎操作) delete-security-group --security-group-id sg-123456
典型案例分析
1 大型Web应用关机案例
场景:某电商平台促销活动结束,需关闭200台ECS实例 解决方案:
- 批量解绑EFS(使用API接口)
- 启用ECS批量关机(支持500实例同时操作)
- 使用OSS归档日志数据(节省50%存储成本)
2 漏洞修复后的关机流程
操作步骤:
- 临时启停实例(避免影响业务)
- 更新系统镜像(CIs)
- 执行全量渗透测试(使用云漏洞扫描服务)
- 最终关机并释放资源
常见问题Q&A
1 常见技术问题
Q1:EFS解绑后无法访问文件系统怎么办?
A1:检查控制台状态是否为"可用",确认安全组规则(需包含EFS控制台IP)。
Q2:关闭实例后为何还有计费?
A2:按量计费实例需等待8小时后自动停止,包年包月需提前15天申请。
2 商业合作问题
Q3:企业级客户如何申请快速关闭通道?
A3:联系CSM(客户成功经理),提供业务影响评估报告(需48小时响应)。
3 数据恢复问题
Q4:误释放EFS导致数据丢失如何处理?
A4:联系技术支持(400-810-8888),提交数据恢复申请(需支付3000元服务费)。
未来演进方向
1 华为云服务更新计划
- 2024Q1:EFS支持ZFS协议(提升性能30%)
- 2024Q3:ECS实例支持GPU直通模式(NVIDIA A100)
- 2025Q2:全面支持OpenStack API兼容
2 行业解决方案
- 金融行业:EFS+区块链存证(符合等保2.0要求)
- 工业互联网:ECS+IoT边缘节点(支持百万级设备接入)
总结与建议
本文系统梳理了华为云ECS与EFS的关闭全流程,特别强调:
- 数据备份必须采用"3-2-1"原则(3份备份,2种介质,1份异地)
- 安全组设置需遵循最小权限原则(仅开放必要端口)
- 计费优化建议采用混合云架构(本地+公有云)
- 定期进行资源审计(推荐使用华为云资产管理系统)
建议企业建立自动化运维流程,通过华为云Stack实现混合云统一管理,同时关注2024年即将推出的AIops智能运维平台,预计可降低30%的运维成本。
(全文共计3278字,实际操作需结合具体业务场景调整)
本文链接:https://zhitaoyun.cn/2171505.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