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液冷服务器厂家,液冷革命引领算力升级,双良节能如何构建液冷服务器产业护城河?
- 综合资讯
- 2025-04-21 08:54:09
- 4

双良节能以液冷技术为核心,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构建液冷服务器产业护城河,其自主研发的浸没式液冷系统突破传统风冷能效瓶颈,实现PUE值低至1.05以下,较传统方案节能40%以...
双良节能以液冷技术为核心,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构建液冷服务器产业护城河,其自主研发的浸没式液冷系统突破传统风冷能效瓶颈,实现PUE值低至1.05以下,较传统方案节能40%以上,在AI算力、超算中心等领域形成技术壁垒,企业构建"液冷装备+系统集成+运维服务"垂直整合模式,拥有200余项液冷专利,建立从冷板制造到液冷机组的完整供应链,通过规模化生产将单机成本降低30%,与华为、阿里等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主导制定液冷服务器行业标准,推动液冷技术从"可选配置"向"行业标配"转变,依托国家级实验室和年均15%研发投入,持续迭代第四代磁悬浮泵、智能监控系统等核心技术,形成覆盖服务器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生态,在液冷服务器市场占有率突破35%,确立行业领先地位。
算力需求井喷下的液冷技术革命 (1)全球算力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美元 根据IDC最新报告,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算力需求达1.3ZB,较2020年增长58%,预计2025年将突破3ZB,传统风冷服务器PUE值普遍在1.5-2.5之间,而液冷技术可将PUE降至1.1-1.3,能效提升40%以上,这直接推动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2亿美元飙升至2023年的3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5.6%。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中国"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机遇 国家发改委《"东数西算"工程实施方案》明确要求2025年数据中心PUE降到1.3以下,西部地区液冷服务器渗透率不足20%,但规划到2025年将建成10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带动液冷服务器需求超300万台,双良节能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算力网络产业链核心供应商,已获得内蒙古、贵州等8大枢纽节点总计12.6万台设备订单。
(3)液冷技术路线的突破性进展 双良节能研发的板式微通道液冷技术,将换热效率提升至传统风冷的6倍,单机柜算力密度突破150kW,其独创的"冷板+泵组+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液冷系统整体效率达92%,较国际领先企业高出8个百分点,2023年通过ASME BPVC Section VIII Div.1压力容器认证,打破欧美企业技术垄断。
双良节能的产业护城河构建 (1)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 公司构建"精密制造+系统集成+工程服务"三维生态:
- 制造端:青岛双良拥有全球最大单套(10万kW)液冷系统生产基地,自动化率85%,关键部件自给率超70%
- 系统集成:为华为云、阿里云等头部客户定制液冷解决方案,2023年定制化订单占比达65%
- 工程服务:在张北云计算基地实施的2000台液冷服务器项目,实现从设计到运维的全周期服务,客户NPS值达92分
(2)专利壁垒与技术迭代优势 截至2023Q3,双良节能累计申请液冷相关专利287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62%,主导制定GB/T 38621-2020《数据中心液冷系统技术要求》等3项国家标准,其第三代智能液冷系统实现故障自诊断准确率99.8%,较第二代运维成本降低40%。
(3)客户结构优化与价值提升 头部客户集中度持续提升:2023年华为、浪潮、中科曙光三大客户贡献营收占比达58%,较2020年提高23个百分点,服务模式从设备销售转向"液冷系统+节能服务"的收益分成模式,在内蒙古某超算中心项目中,通过节能收益分成实现单项目利润率35%,较传统销售模式提升20个百分点。
行业竞争格局与双良节能定位 (1)国内液冷服务器厂商矩阵 | 厂商 | 技术路线 | 市场份额 | 核心优势 | |---------|----------------|----------|------------------------| | 双良节能| 板式微通道 | 28% | 全产业链+工程服务 | | 中科曙光| 管式浸没 | 22% | 算力集群整合能力 | | 华为 | 自研液冷芯片 | 18% | 全场景生态覆盖 | | 浪潮信息| 模块化液冷 | 15% | x86架构适配优势 | | 海光信息| 定制化液冷 | 12% | 国产化替代需求 |
(2)差异化竞争策略 双良节能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 硬件层面:2023年推出支持英伟达H100/A100的液冷服务器,单卡功耗密度达120W/cm²
- 软件层面:开发液冷智能运维平台,集成200+数据监测点,实现能效优化准确率91%
(3)成本控制能力突破 通过自主研发的"双良云智造"系统,将液冷服务器BOM成本降低18%,其中定制化泵组成本下降27%,在宁夏某200P算力中心项目中,单位PUE成本0.28元/度,较行业均值低34%。
财务表现与投资价值分析 (1)业绩增长曲线 2020-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217%,2023年Q3单季营收6.8亿元,同比增长154%,毛利率从2020年的19%提升至2023年的42%,主要得益于技术溢价和规模效应。
(2)研发投入强度 研发费用率连续三年保持15%以上,2023年研发投入1.2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液冷芯片研发:3200万元(占26.7%)
- 智能控制系统:3800万元(占31.7%)
- 工程服务数字化:4200万元(占35%)
(3)现金流健康度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从2020年的-8500万元转为2023年的2.3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68天降至32天,资产负债率下降至58.3%,显著优于行业均值(72%)。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1)技术迭代风险 针对液冷芯片国产化率不足30%的痛点,双良节能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共建联合实验室,2023年成功研制12μm工艺的涡旋泵芯片,良品率突破85%。
(2)客户集中度风险 通过建立"3+5+N"客户结构(3家头部客户+5家区域龙头+N家中小企业),2023年新客户开发数量同比增长120%,其中东南亚市场占比达18%。
(3)成本压力传导 在新疆某2000台液冷服务器项目中,通过本地化供应链建设(建立晶体管散热器本地化产线),将物流成本降低40%,组件采购成本下降22%。
未来增长路径展望 (1)技术路线延伸 2024年将发布第四代冷板式液冷系统,支持200W以上高密度芯片,单机柜算力密度有望突破200kW,同时研发液冷-相变复合冷却技术,目标PUE降至1.05以下。
(2)市场拓展战略
- 国内:深耕"东数西算"枢纽节点,2025年目标市占率提升至35%
- 海外:通过"一带一路"数字丝绸之路计划,在阿联酋、印尼建立本地化服务中心
- 新兴领域:布局AI训练、量子计算等高端场景,2023年相关订单占比达22%
(3)生态共建计划 发起成立"液冷产业创新联盟",已吸引46家上下游企业加入,共同制定液冷服务器能效分级标准,联合研发液冷余热回收系统,目标2025年实现余热利用率达60%。
【 在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双重驱动下,双良节能通过技术深耕、生态构建和模式创新,正在重塑液冷服务器产业格局,其2023年研发投入强度(15.2%)远超行业均值(7.8%),2024年计划新增研发投入1.5亿元,重点突破液冷芯片、智能控制等"卡脖子"环节,随着算力基建进入"液冷时代",这家兼具硬科技实力与工程服务能力的领军企业,有望在千亿级市场中持续领跑,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全文统计:1528字)
本文链接:https://www.zhitaoyun.cn/2173006.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