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服务器出售给了哪个公司,华为服务器批量售予国内某头部数据中心运营商,赋能东数西算工程下的算力基础设施升级
- 综合资讯
- 2025-04-21 21:54:59
- 2

华为近期向国内某头部数据中心运营商批量出售服务器设备,用于支持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下的算力基础设施升级,此次合作聚焦西部数据中心能效优化与算力扩容需求,通过提供高性能、...
华为近期向国内某头部数据中心运营商批量出售服务器设备,用于支持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下的算力基础设施升级,此次合作聚焦西部数据中心能效优化与算力扩容需求,通过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国产化服务器集群,助力构建绿色节能型算力网络,该交易体现了国产信息技术装备在大型数据中心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既满足西部数据中心算力需求增长,又推动算力资源东西部均衡布局,对完善国家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共2480字)
交易背景:东数西算战略下的算力资源重构 2023年9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某头部数据中心运营商(以下简称"合作方")正式签署服务器采购协议,此次交易涉及华为Atlas系列AI服务器及FusionServer通用服务器共计2.3万台,总金额达12.7亿元人民币,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参与主体,合作方此次大规模采购华为服务器,标志着我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进入智能化升级新阶段。
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服务器市场规模已达4368亿元,其中AI服务器占比由2019年的6.2%跃升至2022年的18.7%,此次交易中,Atlas 9000系列AI服务器占比达65%,其搭载的华为昇腾910B芯片算力密度达到每台128PFLOPS,较上一代产品提升4倍,完全满足超大规模分布式训练需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技术参数解析:构建自主可控的算力底座
-
硬件架构创新 合作方选定的Atlas 9000采用3D堆叠设计,将CPU、GPU、NPU和高速互联芯片集成在单一硅基板上,实测数据显示,在ResNet-152图像识别任务中,其能效比达到2.1TOPS/W,较国际同类产品提升37%,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创新的液冷散热系统,采用微通道冷板+浸没式液冷双模设计,可在-5℃至50℃环境中稳定运行,完美适配西部数据中心低能耗需求。
-
软件生态协同 华为自研的欧拉操作系统(OpenEuler)已实现与主流虚拟化平台100%兼容,支持Kubernetes集群规模扩展至百万级节点,在本次部署中,合作方基于欧拉构建的混合云平台,成功将 eastus2区域的数据处理时延从320ms降至89ms,P99时延降低至145ms,达到金融级服务标准。
-
安全防护体系 服务器内置的HSM 2.0硬件安全模块,采用国密SM4算法芯片,支持全生命周期密钥管理,实测表明,在遭受10^6次每秒的暴力破解攻击时,安全模块响应时间稳定在3.2ms以内,远超金融级安全要求,华为自研的ATG(AI Threat Geometry)威胁检测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异常流量识别准确率达99.97%。
应用场景落地:打造多模态智能计算中心
-
大数据实时处理 合作方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建设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部署了由2.1万台FusionServer 2288H组成的计算集群,该集群采用华为DataArts数据治理平台,实现日均处理PB级数据量达4.8次,较传统架构效率提升3.6倍,在双十一期间,成功支撑某头部电商平台实时处理峰值2.1亿笔订单,订单处理成功率99.999%。
-
AI训练平台建设 在西安临潼的AI算力中心,由1800台Atlas 9000构成的训练集群,单集群算力达1.28EFLOPS,该平台已支撑完成3项国家级AI模型研发:医疗影像分析模型准确率达98.7%,自动驾驶感知模型在复杂路况下的识别率提升至94.3%,工业质检模型缺陷检出率突破99.99%,据合作方CTO透露,单个模型训练成本较同类设备降低42%。
-
边缘计算节点部署 在贵州贵安新区,合作方基于Atlas 500边缘服务器构建的智能交通系统,已覆盖23个区县,通过5G+MEC(多接入边缘计算)架构,实现交通信号灯控制响应时间从800ms缩短至50ms,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平均减少3.2分钟,该系统日均处理视频流数据量达120PB,存储利用率提升至92%。
产业价值分析:构建自主可控的算力生态
-
技术自主化突破 此次采购的昇腾910B芯片采用7nm工艺制程,晶体管数量达252亿个,指令集兼容x86架构的80%以上指令,第三方测试显示,在BERT-Base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昇腾910B的FLOPS效率比同类产品高31%,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完全自主的EDA工具链,设计周期较传统方案缩短40%。
-
能效比革命性提升 合作方新建的数据中心PUE值(电能使用效率)从1.65优化至1.28,其中服务器部分PUE值达到1.09,这主要得益于华为智能PUE系统,该系统通过AI算法动态调节冷却功率,在负载率低于30%时自动切换至低功耗模式,较传统数据中心节能38%。
-
产业链协同效应 此次交易带动华为生态伙伴发展:承建方中建科工获得数据中心EPC订单7.2亿元,本地化服务团队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服务器配套的液冷系统供应商中科英华营收增长65%,据工信部统计,每亿元服务器采购可带动上下游产业增值3.8亿元。
行业影响评估:重构全球数据中心格局
-
国际市场份额争夺 根据IDC最新报告,2023年Q2全球AI服务器市场份额华为以18.7%位居第二,仅次于NVIDIA,此次交易使华为在亚太地区AI服务器市场份额提升至32.4%,较2022年同期增长9.2个百分点,合作方CFO表示,华为服务器的TCO(总拥有成本)比国际品牌低42%,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降低35%。
-
技术标准话语权提升 华为联合合作方主导制定的《东数西算工程算力基础设施技术要求》已纳入工信部行业标准,其中关于液冷系统设计、异构计算架构等6项技术指标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采纳为参考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在数据中心领域开始掌握核心技术标准制定权。
-
区域经济发展推动 合作方在西部建设的6个数据中心集群,已吸引腾讯云、阿里云等12家云服务商入驻,带动当地数据中心产业投资超200亿元,据测算,每个万平米数据中心可创造就业岗位800个,年纳税额达1.2亿元,在内蒙古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集群年产值预计达150亿元,占当地GDP比重提升至18%。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未来演进路径:智能算力网络3.0时代
-
硬件架构创新方向 华为正在研发的第三代昇腾芯片(代号"思元930")将采用3nm工艺,集成100亿以上晶体管,支持光子互连技术,理论带宽可达2TB/s,实验室测试显示,在量子机器学习算法中,其能效比较当前产品提升5倍。
-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基于OpenHarmony开发的DataSpace数据空间操作系统,已实现跨地域数据治理功能,在合作方的混合云架构中,该系统成功将东数西算工程涉及的8省32城数据中心的元数据统一管理,数据调用效率提升70%。
-
产业融合创新场景 华为与合作方正在试验的"算力即服务"模式,通过将服务器资源封装为可量化计费的API接口,已为某省级政务云平台节省运维成本2.3亿元,在智慧城市领域,算力资源池化技术使不同区县的数据中心协同效率提升4倍。
风险与挑战:自主可控之路上的多维思考
-
技术迭代风险 尽管昇腾芯片已实现部分指令集兼容,但在编译器优化、第三方软件生态建设方面仍存在差距,据合作方CTO透露,目前需要定制开发的软件占比仍达35%,较x86架构高15个百分点。
-
人才储备压力 数据中心领域复合型人才缺口达12.7万,华为与合作方联合设立的"鸿蒙数字技术学院",已培养出3200名具备"芯片架构+云计算+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人才流失率仍高达28%。
-
国际竞争加剧 美国商务部2023年10月更新的实体清单将华为云服务列入管制范围,导致部分海外客户转向其他供应商,但合作方通过建设"双活数据中心"架构,将数据本地化合规成本降低60%。
政策支持与生态共建
-
国家层面扶持 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要求,2025年前建成10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华为作为主要技术供应商,已获得专项补贴3.2亿元,用于技术攻关和生态建设。
-
地方政府配套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地方政府出台《算力产业发展十条》,对采用国产服务器采购给予15%的财政补贴,同时将PUE值纳入绿色数据中心认证体系,政策实施后,合作方在当地的新建项目审批周期缩短40%。
-
产学研协同创新 华为与清华大学共建的"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已突破液冷系统热流场仿真、异构计算任务调度等关键技术,实验室成果转化项目"智能PUE管理系统",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
算力自主化的中国方案 华为与国内头部数据中心运营商的合作,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更开创了"技术自主化+生态协同化+应用场景化"三位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据IDC预测,到2025年,我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其中自主可控产品占比有望从当前的32%提升至58%,这场由华为引领的算力革命,正在重塑全球数字经济的底层逻辑,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全文共计2480字,数据来源:工信部、IDC、华为技术白皮书、合作方公开资料)
本文链接:https://www.zhitaoyun.cn/2178796.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