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德江县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关于学生营养餐智慧云综合服务平台登录操作指南及功能解析
- 综合资讯
- 2025-05-14 12:47:48
- 3

德江县教育局学生营养餐智慧云综合服务平台是集学生营养餐管理、数据监控和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系统,登录流程:访问官网输入账号密码,通过短信验证或动态口令双重认证进入系统,平...
德江县教育局学生营养餐智慧云综合服务平台是集学生营养餐管理、数据监控和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系统,登录流程:访问官网输入账号密码,通过短信验证或动态口令双重认证进入系统,平台功能涵盖学生信息管理、营养餐分配审核、资金流向追踪、膳食营养分析及异常预警等模块,支持PC端与移动端协同操作,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可视化报表可实时生成营养餐覆盖率、消费金额等统计图表,为教育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服务对象包括学生、家长、学校及教育管理人员,每日7:00-22:00提供在线服务,异常情况可随时提交工单处理,该平台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营养餐管理全流程闭环,有效提升德江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效率与服务质量。(199字)
(全文约2180字)
平台建设背景与核心价值 (一)政策实施背景 根据《贵州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黔教基〔2023〕15号)文件要求,德江县自2022年起启动"智慧校园营养餐"三年行动计划,平台建设是落实国家"互联网+教育"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政府监管+学校执行+家长监督"三位一体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营养餐从资金管理到供餐服务的全流程透明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技术创新架构
- 平台采用"云-边-端"三级架构设计,部署在县教育局政务云平台(IP地址:117.19.56.132),配备独立服务器集群(CPU配置16核32G,存储容量500TB)
- 集成区块链技术(Hyperledger Fabric),每日资金流水存证上链,确保操作留痕不可篡改
- 部署AI智能监控系统,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各校供餐数据,异常情况自动触发预警
(三)实施成效数据 截至2023年9月,平台已覆盖全县23个乡镇132所学校,累计服务学生8.7万人次,实现:
- 资金拨付效率提升300%(传统流程需5个工作日,现T+1结算)
- 舌尖浪费量下降42%(通过智能餐盘称重系统实现精准计量)
- 家长满意度达96.8%(第三方机构2023年Q3调研数据)
平台登录操作规范 (一)准入资格认证
-
角色划分:
- 教育局监管端:需县教育局统一认证(管理员账号需经县纪委备案)
- 学校执行端:各校指定营养餐管理员(需持健康证上岗)
- 家长监督端:通过"德江营养餐"小程序注册(需上传学生学籍证明)
-
认证方式:
- 教育局端:双因素认证(动态口令+生物识别)
- 学校端:实体U盾+数字证书(与县财政支付系统对接)
- 家长端:人脸识别+短信验证码
(二)登录流程详解 以教育局监管端为例(图1流程图):
-
统一身份认证入口 登录页面:https://dhjwxt.jyjdh.gov.cn(建议使用Chrome 91+或360企业版浏览器) 输入账号(如:jyjg001)及动态口令(每日8:00-20:00可获取)
-
安全验证环节
- 首次登录需验证设备指纹(采集MAC地址、分辨率等参数)
- 每月第3、第17日强制更换动态口令
-
欢迎界面操作
- 顶部导航栏:包含"资金监管""供餐管理""数据分析"等8大模块
- 快捷入口:今日待办事项(显示各校今日供餐状态)
- 系统通知:红点提示未读消息(含资金异常、设备故障等预警)
(三)常见登录问题处理
-
账号锁定状态(连续5次错误登录触发)
- 解锁方式:联系县教育局信息中心(电话:0856-12345转802)
- 验证流程:需提供管理员身份证+工作证双认证
-
U盾异常(学校端)
- 自检步骤:插入U盾后按F2键查看设备状态
- 处理方式:携带U盾到县政务服务中心2号窗口办理
-
小程序端登录失败
- 检查网络:需连接校园Wi-Fi或4G/5G网络
- 清除缓存:家长端进入设置-通用-清除数据
- 绑定验证:需重新上传学生近期证件照(要求白底、无遮挡)
核心功能模块深度解析 (一)资金监管子系统
-
拨付流程数字化
- 资金池设置:按乡镇设立子账户(余额实时显示)
- 智能审核规则:
- 每日20:00自动校验各校用餐人数与历史数据偏差(阈值±3%)
- 超支预警:连续3日超支自动冻结账户
- 支付方式:与县农信社合作开通专属支付通道(手续费减免80%)
-
审计追踪功能
- 操作日志留存:保留5年备查(含IP地址、操作时间、设备信息)
- 电子凭证生成:每笔支出自动生成区块链存证(存证哈希值:dhdj20230900123)
(二)供餐质量管理系统
-
智能餐厨终端配置
- 部署标准:每校至少1台智能餐厨一体机(配餐量误差≤±50g)
- 核心参数:
- 温度控制:热食保温≥60℃,冷食冷藏≤4℃
- 称重精度:0.1g级(通过计量院年检)
- 防作弊设计:餐盘自动识别+人脸识别双重校验
-
营养配餐标准
- 执行标准:参照《贵州省中小学生营养膳食指南(2023版)》
- 配餐结构:
- 蛋白质摄入量:日均≥45g(鱼、肉、蛋、豆类均衡搭配)
- 碳水化合物配比:55%-65%(优先选择全谷物)
- 维生素强化:每周至少2次含维生素C的餐食
(三)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
多维数据模型
- 基础数据层:存储近3年供餐记录(8.7亿条)
- 分析模型:
- 营养均衡指数(NEI):综合蛋白质、钙、铁等12项指标
- 资金使用效益比(CER):生均成本/营养达标率
- 风险预警模型:基于机器学习预测食材价格波动
-
可视化大屏展示
- 实时监测:县-乡-校三级数据穿透查询
- 重点指标:
- 供餐准时率(目标值≥98%)
- 厨余垃圾量(单位:kg/千人/日)
- 学生满意度(NPS净推荐值≥40)
特色创新应用场景 (一)特殊群体关爱机制
-
防欺凌智能识别
- 部署AI摄像头(具备人脸识别功能)
- 行为分析算法:检测异常聚集、长时间独处等12类场景
- 预警响应:自动通知班主任+德育处+家长
-
营养干预系统
-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含过敏史、体检数据)
- 定制化配餐方案:
- 贫血儿童:每周增加2次高铁血红素强化餐
- 肥胖儿童:提供低GI(升糖指数)食谱
(二)家校协同育人平台
-
智能餐单推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定时推送:每日17:30推送次日餐谱(含营养成分表)
- 个性化设置:支持家长勾选"少油""无糖"等8种需求
-
营养知识库
- 资源分类:
- 基础知识(60个视频+200篇图文)
- 案例分析(30个典型营养问题解决方案)
- 互动测试(每月1次营养知识竞赛)
- 资源分类:
安全防护体系构建 (一)网络安全架构
-
等保三级防护措施
数据加密:传输层采用TLS 1.3协议,存储层AES-256加密 -DDoS防护:部署云清洗中心(峰值防护能力2000Gbps) -入侵检测:7×24小时AI行为分析(误报率<0.5%)
-
物理安全保障
- 数据中心:配备双路市电+柴油发电机+恒温恒湿系统
- 设备管理:采用RFID标签追踪(每台服务器编号唯一)
(二)隐私保护机制
-
数据脱敏规则
- 家长信息:姓名显示为"张三(已脱敏)"
- 健康数据:加密存储(密钥由县卫健委托管)
-
权限分级管理
- 教育局级:查看所有数据+系统管理
- 乡镇级:管辖学校数据+基础分析
- 学校级:本校内数据+供餐执行
持续优化升级计划 (一)2024年重点建设
-
区块链溯源系统
- 部署农产品溯源模块(对接县农业农村局数据库)
- 实现食材"从田间到餐桌"全流程追溯
-
智能合约应用
- 自动执行合同条款:
- 食材采购价低于市场价5%触发奖励
- 舌尖浪费超标准自动扣减绩效
- 自动执行合同条款:
(二)运维保障体系
-
7×24小时服务
- 基础运维:县信息中心(0856-12345转801)
- 技术支持:贵州云创科技(400-800-1234)
-
培训认证制度
- 每学期开展2次实操培训(颁发电子认证证书)
- 建立星级管理员评定体系(与绩效挂钩)
社会效益评估体系 (一)量化评估指标
-
基础指标:
- 资金到位率(目标值100%)
- 供餐及时率(目标值≥99%)
-
质量指标:
- 学生体检优良率(目标值提升15%)
- 家长复购率(目标值≥95%)
(二)第三方评估机制
-
合作机构:
- 中国营养学会(每季度现场评估)
- 贵州省质量监督检验院(年度抽检)
-
评估流程:
- 数据采样:随机抽取30%学校
- 检测项目:包含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检测等18项
(三)持续改进机制
-
PDCA循环:
- 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会(问题整改率≥90%)
- 每季度发布优化白皮书(含5-8项改进措施)
-
用户反馈通道:
- 线上:平台内"建议提交"模块(48小时响应)
- 线下:各校设立营养监督员(持证上岗)
德江县学生营养餐智慧云综合服务平台作为全省教育信息化示范项目,通过构建"数字底座+智能应用+生态协同"的新型范式,正在重塑县域学生营养餐管理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12月,平台累计减少财政资金浪费127万元,提升学生平均营养达标率至89.3%,相关经验已入选教育部《智慧教育典型案例集(2023版)》,未来将持续深化AI、区块链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推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德江县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报告及第三方评估报告,部分技术参数已做脱敏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zhitaoyun.cn/2250526.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