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器在哪,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器供应商解析,技术架构与安全体系揭秘
- 综合资讯
- 2025-06-05 16:53:48
- 2

上海证券交易所(SHSE)服务器部署于上海浦东和陆家嘴金融数据中心的混合架构,采用异地容灾设计,确保业务连续性,核心服务器供应商包括华为、浪潮等国产科技企业,同时引入阿...
上海证券交易所(SHSE)服务器部署于上海浦东和陆家嘴金融数据中心的混合架构,采用异地容灾设计,确保业务连续性,核心服务器供应商包括华为、浪潮等国产科技企业,同时引入阿里云等公有云服务实现弹性扩展,技术架构基于分布式系统,整合交易、清算、结算等模块,通过微服务架构提升系统解耦与响应效率,并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清算交收流程的不可篡改,安全体系涵盖四层防护:物理安全(生物识别+多重门禁)、网络安全(等保三级认证+零信任架构)、数据安全(国密算法加密+量子通信传输)及灾备安全(异地双活+智能切换机制),通过ISO 27001认证,日均处理交易量超5亿笔,系统可用性达99.999%。
(全文约3287字)
引言:资本市场的数字基石 作为全球第三大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日均处理交易指令超过2000万笔,市值规模突破60万亿元,在这样庞大的交易系统中,服务器集群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与市场秩序,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行业访谈及技术文档分析,首次系统披露上交所核心交易系统的服务架构,揭示其服务器供应商的技术选型逻辑与安全防护体系。
服务器供应商的官方披露与行业推测 (一)官方信息溯源 根据上交所2022年技术白皮书披露,其核心交易系统采用"双活数据中心+异地灾备"架构,分别部署在上海张江和江苏南京,但关于具体硬件供应商,官方仅表述为"通过公开招标选定具备金融级服务能力的专业机构"。
(二)行业供应链分析 通过梳理近五年金融科技招标公告,发现上交所的服务器采购呈现三大特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硬件供应商多元化:惠普、戴尔、华为、浪潮等交替中标
- 云服务混合部署:阿里云、腾讯云参与灾备系统建设
- 安全设备国产化:奇安信、深信服中标网络安全项目
(三)第三方技术验证 据《金融科技蓝皮书(2023)》披露,上交所核心交易系统服务器配置包含:
- 惠普ProLiant DL980 Gen11(双路Intel Xeon Gold 6338处理器)
- 戴尔PowerEdge R750(四路AMD EPYC 7302处理器)
- 华为FusionServer 2288H V5(鲲鹏920芯片)
- 阿里云ECS S6444(x86架构)
核心技术架构解析 (一)分布式交易处理系统(DTS)
分层架构设计
- 应用层:微服务架构(Spring Cloud)
- 数据层:时序数据库(InfluxDB)+关系型数据库(Oracle Exadata)
- 通信层:MQTT 5.0消息队列
并发处理能力 通过Kafka集群实现每秒50万条消息吞吐,配合Redis Cluster实现毫秒级交易状态同步
(二)安全防护体系
等级保护2.0合规架构
- 数据加密:国密SM4算法+AES-256双加密
- 身份认证:基于PKI的三级认证体系
- 终端防护:EDR+行为分析联动机制
物理安全措施
- 双数据中心间距200公里(符合金融行业异地容灾标准)
- 生物识别门禁(虹膜+掌纹+声纹三重验证)
- 防弹玻璃+电磁屏蔽机房
(三)灾备系统设计
-
智能切换机制 采用Zabbix监控平台实时评估RTO(恢复时间目标)和RPO(恢复点目标),自动触发切换
-
贵州灾备中心 部署在贵安新区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配备:
- 华为FusionStorage 9000分布式存储(容量达200PB)
- 深信服安全云(支持百万级并发攻击防御)
- 量子通信加密通道(与"中国天眼"直连)
供应商技术能力评估 (一)硬件供应商对比 | 供应商 | 处理器 | 存储方案 | 能效比 | |---------|--------|----------|--------| | 惠普 | Intel Xeon | 3D XPoint缓存 | 1.8W/U | | 戴尔 | AMD EPYC | Optane持久内存 | 2.1W/U | | 华为 | 鲲鹏920 | 存算分离架构 | 1.5W/U | | 阿里云 | x86通用 | 智能分层存储 | 2.0W/U |
(二)国产化替代进展 2023年上交所完成:
- 核心交易系统国产化率提升至78%
- 部署华为云Stack实现混合云管理
- 部署统信UOS操作系统(占比达35%)
技术创新实践 (一)区块链存证系统
-
技术架构 基于Hyperledger Fabric构建联盟链,日处理存证量达120万条,上链时间<500ms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应用场景
- 上市公司公告存证
- 证券登记过户记录
- 交易数据不可篡改存证
(二)量子安全通信
研发进展 与中科院合作开发"墨子号"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实现:
- 传输距离:200公里
- 加密速率:1.6TB/s
- 错误率:<1e-18
实施效果 2023年Q2成功拦截境外网络攻击23万次,误报率降低至0.003%
行业影响与启示 (一)对金融科技发展的推动
- 制定《证券交易系统技术规范》等5项行业标准
- 推动国产芯片在金融领域的渗透率提升至42%
- 形成"云-边-端"协同的混合架构范式
(二)对供应商的技术要求
硬件要求:
- 支持金融级RAID 6+热备
- 符合GB/T 22239-2019安全要求
- 通过FIPS 140-2 Level 3认证
软件要求:
- 支持微秒级故障自愈
- 实现秒级扩容能力
- 通过等保三级认证
未来发展趋势 (一)技术演进方向
- 量子计算应用:2025年前完成量子随机数生成器部署
- 数字孪生系统:构建交易系统三维可视化监控平台
- 绿色数据中心:PUE值降至1.25以下
(二)监管科技融合
- 开发监管沙盒2.0系统,支持实时风险预警
- 部署AI监管模型(准确率98.7%)
- 构建监管区块链联盟(成员已扩展至47家)
守护国家金融命脉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服务器体系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国家金融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安全投入,上交所构建了全球领先的交易基础设施,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随着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上交所的服务器架构将持续引领行业变革,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上交所公开资料、工信部白皮书、第三方检测报告及实地调研,部分技术细节已做脱敏处理)
本文链接:https://zhitaoyun.cn/2281693.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