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台服务器集群部署weblogic,两台服务器集群怎么搭建的
- 综合资讯
- 2024-09-30 00:08:38
- 5

***:主要探讨2台服务器集群部署weblogic时集群的搭建问题。但文档未详细阐述具体搭建步骤,仅提出关于两台服务器构建weblogic集群这一主题,没有涉及诸如网络...
***:主要探讨两台服务器的weblogic集群搭建问题。首先要确保两台服务器具备必要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如合适的操作系统、网络配置等。接着在每台服务器上安装weblogic软件,然后进行集群相关的配置,包括创建集群、将服务器实例添加到集群中,还需对网络监听、资源共享、负载均衡等方面进行设置,以实现两台服务器的weblogic集群有效部署,发挥集群优势。
本文目录导读:
《基于两台服务器搭建WebLogic集群的详细步骤》
环境准备
1、服务器配置
- 确保两台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满足WebLogic的安装要求,具有足够的内存(建议至少4GB以上)、合适的CPU(多核处理器有助于提高性能)以及足够的磁盘空间(用于安装WebLogic软件和存储应用数据)。
- 服务器操作系统需要安装和配置完成,这里假设为Linux系统(如CentOS或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并且网络配置正确,两台服务器之间能够互相通信。
2、软件准备
- 下载WebLogic安装包,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版本(如WebLogic 12c等),确保在两台服务器上都安装了Java Development Kit (JDK),并且配置好了环境变量,推荐使用Oracle JDK,版本需要与WebLogic兼容,例如JDK 8对于WebLogic 12c是比较常用的组合。
安装WebLogic
1、在第一台服务器上安装
- 将下载的WebLogic安装包上传到第一台服务器的指定目录(如/opt目录)。
- 解压安装包,例如对于WebLogic 12c的通用安装包,可以使用命令:unzip wls12c.zip
。
- 进入解压后的安装目录,运行安装程序,在命令行中执行java -jar fmw_12.2.1.4.0_wls.jar
(根据实际安装包名称调整)。
- 在安装过程中,按照提示进行操作,选择典型安装(Typical Installation)或者自定义安装(Custom Installation),如果选择典型安装,系统会自动配置一些默认参数,设置WebLogic的安装目录(如/u01/app/oracle/middleware
)、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等重要信息。
2、在第二台服务器上安装
- 重复第一台服务器的安装步骤,确保安装的WebLogic版本、安装目录结构等尽可能保持一致,这样便于后续的集群配置。
配置WebLogic集群
1、创建域(Domain)
- 在第一台服务器上,使用WebLogic的配置向导(Configuration Wizard)创建一个域,进入WebLogic安装目录下的common/bin
目录,执行./config.sh
命令。
- 在创建域的过程中,选择“创建新的域”(Create a new domain)选项,配置域的名称(如myClusterDomain
)、管理员服务器监听地址(可以设置为第一台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如7001)等参数。
- 在“选择配置模板”(Select Configuration Templates)步骤中,确保选择了与集群相关的模板,如“WebLogic Server Domain - Clustered”模板。
2、添加集群资源
- 在创建域的过程中,进入到“配置集群”(Configure Clusters)步骤,创建一个集群,设置集群的名称(如myWebLogicCluster
),并配置集群的相关参数,如集群地址(可以是一个虚拟IP地址或者多播地址,如果是多播地址,需要确保两台服务器的网络支持多播通信)。
3、添加受管服务器(Managed Server)
- 在第一台服务器上的域配置中,添加受管服务器,设置受管服务器的名称(如managedServer1
)、监听地址(第一台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如8001)等参数,重复此步骤,在第二台服务器上创建受管服务器(如managedServer2
),监听地址为第二台服务器的IP地址,端口为8002。
4、配置节点管理器(Node Manager)
- 在两台服务器上分别配置节点管理器,编辑节点管理器的配置文件(通常位于WebLogic安装目录下的wlserver/server/bin
目录中的nodemanager.properties
文件),设置节点管理器的监听地址、端口(如5556)等参数,确保两台服务器上的节点管理器配置一致。
- 启动节点管理器,在命令行中进入到wlserver/server/bin
目录,执行./startNodeManager.sh
命令。
集群验证
1、启动管理员服务器(Admin Server)
- 在第一台服务器上,进入到域的启动脚本目录(如domains/myClusterDomain/bin
),执行./startWebLogic.sh
命令启动管理员服务器。
2、启动受管服务器
- 通过管理员控制台(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http://第一台服务器IP:7001/console
)登录到WebLogic管理员控制台,在控制台中,分别启动在两台服务器上创建的受管服务器。
3、验证集群功能
- 可以通过部署一个简单的Web应用程序来验证集群功能,将一个Web应用程序(如一个简单的JSP或Servlet示例应用)部署到集群中,通过浏览器访问该应用程序的URL,多次刷新页面,查看请求是否被均衡地分配到两台服务器上的受管服务器进行处理,可以通过查看服务器的日志文件(位于WebLogic安装目录下的domains/myClusterDomain/servers
目录中的各个服务器的logs
文件夹内)来检查应用程序的运行情况和请求处理情况。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在两台服务器上成功搭建WebLogic集群,实现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等功能,提高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本文链接:https://zhitaoyun.cn/55527.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