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搭建linux系统,阿里云linux系统服务器配置
- 综合资讯
- 2024-09-30 01:53:34
- 8

***:本文聚焦于阿里云搭建Linux系统以及其服务器配置。介绍了在阿里云平台搭建Linux系统的相关内容,包括可能涉及到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对于阿里云Linux系...
***:本文聚焦于阿里云上搭建Linux系统以及相关服务器配置。在阿里云搭建Linux系统时,需要进行一系列操作,包括服务器的基础设置,如选择合适的实例规格等。在Linux系统服务器配置方面,涵盖网络配置确保网络连接畅通、存储配置满足数据存储需求、安全组设置保障系统安全等多方面内容,这些配置对构建稳定、安全、高效的阿里云Linux系统服务器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目录导读:
《阿里云Linux系统服务器配置全攻略》
购买阿里云服务器
1、选择合适的实例
- 登录阿里云官网,进入云服务器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控制台,在选择实例时,需要考虑计算资源需求,如CPU核心数、内存大小等,如果是用于小型网站或测试环境,共享型实例可能就足够;而对于企业级应用或对性能要求较高的项目,建议选择计算型或通用型实例。
- 根据业务的地域需求选择数据中心,选择距离目标用户较近的数据中心可以降低网络延迟,如果目标用户主要在国内东部地区,可以选择华东地区的数据中心。
2、配置网络和存储
- 在网络配置方面,选择合适的带宽,如果预计流量较小,可以先选择较低的带宽,如1Mbps,后期根据业务发展再进行升级,对于存储,阿里云提供了多种磁盘类型,如高效云盘、SSD云盘等,SSD云盘具有更高的读写速度,适合对磁盘I/O要求较高的应用,如数据库服务器。
连接到Linux服务器
1、获取服务器登录信息
- 购买成功后,在阿里云控制台可以获取到服务器的公网IP地址、用户名(默认一般是root)和初始密码(如果是自定义密码则使用自定义密码)。
2、使用SSH工具连接
- 在本地计算机上安装SSH客户端工具,如PuTTY(Windows系统)或者直接使用终端(Linux和Mac系统),以PuTTY为例,打开PuTTY,输入服务器的公网IP地址,端口号默认为22,然后点击“Open”,在弹出的登录界面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到Linux服务器。
系统初始化配置
1、更新系统软件包
- 登录服务器后,首先执行以下命令更新系统软件包:
- 对于基于Debian或Ubuntu的系统:
sudo apt - get update
:这个命令会更新软件包列表,获取最新的软件包信息。
sudo apt - get upgrade
:该命令会将已安装的软件包升级到最新版本。
- 对于基于Red Hat或CentOS的系统:
yum update
:这个命令会更新系统中的所有软件包到最新版本。
2、设置时区
- 使用命令timedatectl set - time zone Asia/Shanghai
(以设置为上海时区为例)来确保服务器的时间与本地时间一致,准确的时间对于日志记录、定时任务等功能非常重要。
3、创建普通用户并设置权限
- 为了安全起见,不建议直接使用root用户进行日常操作,可以创建一个普通用户,
- 在基于Debian或Ubuntu的系统中:
adduser username
(其中username是你要创建的用户名),然后根据提示设置用户密码。
- 给用户添加sudo权限:usermod -aG sudo username
。
- 在基于Red Hat或CentOS的系统中:
useradd username
,然后使用passwd username
设置密码。
- 编辑/etc/sudoers
文件(使用visudo
命令以确保安全编辑),在root ALL=(ALL) ALL
下面添加username ALL=(ALL) ALL
。
安装和配置常用软件
1、安装Web服务器(以Nginx为例)
- 在基于Debian或Ubuntu的系统中:
sudo apt - get install nginx
:安装Nginx。
- 安装完成后,可以使用systemctl start nginx
启动Nginx服务,systemctl enable nginx
设置Nginx开机自启。
- 在基于Red Hat或CentOS的系统中:
yum install nginx
:安装Nginx。
- 启动和设置开机自启的命令分别为systemctl start nginx
和systemctl enable nginx
。
- 配置Nginx:Nginx的配置文件一般位于/etc/nginx/nginx.conf
(主配置文件)和/etc/nginx/sites - available/
(站点配置文件目录),可以根据需要修改配置文件来配置虚拟主机、设置服务器名称、调整日志路径等。
2、安装数据库服务器(以MySQL为例)
- 在基于Debian或Ubuntu的系统中:
sudo apt - get install mysql - server
:安装MySQL服务器。
- 安装过程中会提示设置root用户密码等信息,安装完成后,可以使用systemctl start mysql
启动MySQL服务,systemctl enable mysql
设置开机自启。
- 在基于Red Hat或CentOS的系统中:
- 首先添加MySQL的Yum仓库(如果是CentOS 8等较新版本,需要从官方获取合适的仓库配置文件)。
- 然后执行yum install mysql - server
安装MySQL。
- 启动和设置开机自启的命令与Debian/Ubuntu系统类似。
- 安全配置MySQL:安装完成后,建议运行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脚本,该脚本可以设置root密码(如果在安装过程中未设置)、删除匿名用户、禁止root远程登录等安全操作。
防火墙配置
1、基于iptables(适用于较老的系统或自定义需求)
- 如果是基于Debian或Ubuntu的系统,需要先安装iptables(如果未安装):sudo apt - get install iptables
。
- 如果是基于Red Hat或CentOS的系统,iptables一般是默认安装的。
- 基本的防火墙规则设置:
- 允许SSH连接(端口22):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
- 如果安装了Nginx(默认监听端口80),允许HTTP连接: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
- 如果安装了MySQL(默认监听端口3306),允许本地连接(如果需要远程连接,需要进行额外的安全配置):iptables -A INPUT -s 127.0.0.1 -p tcp --dport 3306 -j ACCEPT
。
- 拒绝其他所有输入连接:iptables -A INPUT -j DROP
。
- 保存规则:在Debian或Ubuntu系统中,可以使用iptables - save >/etc/iptables/rules. save
保存规则;在Red Hat或CentOS系统中,可以使用service iptables save
。
2、基于firewalld(适用于较新的基于Red Hat或CentOS的系统)
- 启动firewalld服务: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设置开机自启: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
- 允许SSH连接:firewalld - cmd --permanent --add - service = ssh
。
- 允许Nginx的HTTP连接:firewalld - cmd --permanent --add - service = http
。
- 允许MySQL的本地连接:firewalld - cmd --permanent --add - rich - rule='rule family = "ipv4" source address = "127.0.0.1" port protocol = "tcp" port = "3306" accept'
。
- 重新加载firewalld规则:firewalld - cmd --reload
。
数据备份与恢复
1、数据备份策略
- 对于重要的数据,如网站文件、数据库数据等,需要制定备份策略,可以使用定时任务(如cron)来定期备份数据。
- 对于网站文件(以Nginx的默认网站根目录/var/www/html
为例),可以编写一个备份脚本,
- 创建一个名为backup_website.sh
的脚本,内容如下:
#!/bin/bash
DATE=$(date +%Y%m%d)
tar -czvf /backup/website_$DATE.tar.gz /var/www/html
- 然后使用chmod +x backup_website.sh
赋予脚本执行权限。
- 对于数据库(以MySQL为例),可以使用mysqldump
命令备份数据库,备份名为mydb
的数据库:
mysqldump -u root -p mydb >/backup/mydb_$(date +%Y%m%d).sql
。
2、数据恢复
- 如果是网站文件的恢复,假设之前备份的文件为website_20230101.tar.gz
,位于/backup
目录下,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进行恢复:
- 先解压文件:tar -xzvf /backup/website_20230101.tar.gz -C /
(这里的-C /
表示解压到根目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解压目录)。
- 如果是数据库的恢复,假设要恢复之前备份的mydb_20230101.sql
文件:
- 首先登录到MySQL:mysql -u root -p
。
- 然后在MySQL命令行中执行:source /backup/mydb_20230101.sql
。
性能优化
1、系统级性能优化
调整内核参数:
- 对于基于Debian或Ubuntu的系统,可以编辑/etc/sysctl.conf
文件;对于基于Red Hat或CentOS的系统,可以编辑/etc/sysctl.d/99 - sysctl.conf
文件。
- 增加系统文件句柄数(对于高并发的应用可能有用):
- 在配置文件中添加fs.file - max = 65535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数值)。
- 调整网络参数,如增加TCP连接队列长度:
net.core.somaxconn = 65535
。
- 修改完成后,执行sysctl -p
使参数生效。
优化内存使用:
- 可以调整swappiness
参数(表示将内存数据交换到磁盘交换空间(swap)的倾向程度),在/etc/sysctl.conf
文件中添加vm.swappiness = 10
(默认值一般为60,将其设置为较低的值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内存交换),然后执行sysctl -p
。
2、应用级性能优化(以Nginx为例)
优化Nginx配置:
- 在/etc/nginx/nginx.conf
文件中,可以调整worker_processes
参数,一般可以设置为服务器的CPU核心数,如果服务器有4个CPU核心,可以设置worker_processes 4
。
- 调整worker_connections
参数,该参数表示每个worker进程可以同时处理的最大连接数,可以根据服务器的内存大小和预期的并发连接数进行设置,如worker_connections 1024
。
- 启用HTTP/2协议(如果服务器和客户端都支持):在server
块中添加listen 443 ssl http2;
(假设是在配置HTTPS的情况下)。
启用缓存(静态资源缓存):
- 在Nginx的server
块中,可以设置静态资源的缓存,对于图片、CSS和JavaScript文件:
location ~* \.(jpg|jpeg|png|gif|css|js)$ {
expires 30d;
}
- 这样可以减少服务器对相同静态资源的重复处理,提高响应速度。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在阿里云上成功搭建和配置Linux系统服务器,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同时确保服务器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性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和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本文链接:https://www.zhitaoyun.cn/61693.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