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查看服务器用户名密码,查看linux服务器有哪些用户
- 综合资讯
- 2024-09-30 09:57:54
- 3

***:主要涉及在Linux系统中查看相关用户信息的内容。包括如何查看服务器的用户名密码(但通常密码是加密存储难以直接查看的),以及如何查看Linux服务器存在哪些用户...
在Linux中查看服务器用户名可通过查看“/etc/passwd”文件,文件中每行记录对应一个用户的相关信息,其中第一字段为用户名。但Linux系统中的密码通常是经过加密存储的,查看密码比较复杂且不建议直接查看,现代Linux系统默认将密码哈希值存储在“/etc/shadow”文件中,此文件只有root用户有读权限。查看服务器有哪些用户除了查看“/etc/passwd”文件外,也可使用命令如“cut -d: -f1 /etc/passwd”来单独列出用户名。
本文目录导读:
《Linux服务器用户查看:用户名与相关安全考量》
查看Linux服务器有哪些用户
(一)查看系统用户列表
1、/etc/passwd文件
- 在Linux系统中,/etc/passwd
文件存储了系统用户的基本信息,这个文件对所有用户都是可读的,但只有超级用户(root)具有写权限。
- 我们可以使用cat
命令来查看这个文件的内容,例如cat /etc/passwd
,文件中的每一行代表一个用户,格式为:用户名:密码占位符:用户ID:组ID:用户描述信息:家目录:默认shell
。
- 密码占位符部分(通常是x
)表示密码实际上存储在/etc/shadow
文件中,这是为了增加系统的安全性,避免密码以明文形式暴露在/etc/passwd
文件中。
2、getent命令
getent passwd
命令也可以用来获取系统用户信息,这个命令会从系统的各种数据库(包括/etc/passwd
等)中获取用户信息并显示出来,它的优点是可以动态地获取用户信息,例如如果系统使用了NIS(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或者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等集中式的用户管理系统,getent passwd
能够获取到这些外部数据源中的用户信息。
(二)查看当前登录用户
1、who命令
who
命令可以显示当前登录到系统的用户信息,它会显示用户名、登录终端、登录时间等信息,执行who
命令后,可能会看到类似这样的输出:
```
user1 pts/0 2023 - 08 - 10 10:00 (192.168.1.100)
user2 pts/1 2023 - 08 - 10 10:10 (192.168.1.101)
```
- 这里pts/0
和pts/1
是伪终端设备,后面跟着登录的时间和来源IP地址。
2、w命令
w
命令提供了比who
命令更详细的当前登录用户信息,除了用户名、终端、登录时间外,还会显示用户正在执行的命令以及系统的负载信息。
```
10:30:00 up 1 day, 2:00, 2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1, 0.05
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
user1 pts/0 192.168.1.100 10:00 10:00 0.01 0.01 -bash
user2 pts/1 192.168.1.101 10:10 0.00 0.00 0.00 w
```
- 这里的IDLE
表示用户空闲时间,JCPU
是该终端上所有进程使用的CPU时间,PCPU
是当前进程使用的CPU时间,WHAT
是用户正在执行的命令。
关于Linux服务器用户名密码的安全考量
(一)密码存储与保护
1、/etc/shadow文件
- 如前面提到,真正的用户密码存储在/etc/shadow
文件中,这个文件只有超级用户(root)有读权限,它的格式为:用户名:加密后的密码:上次密码修改日期:密码最小使用期限:密码最大使用期限:密码警告期限:密码禁用期限:账号过期日期:保留字段
。
- 加密后的密码采用了单向加密算法,例如MD5、SHA - 256等,为了提高系统安全性,应该定期更新密码,并且使用强密码(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
2、密码策略设置
- 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etc/login.defs
文件和pam
(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模块来设置密码策略,可以设置密码的最小长度、密码的有效期、密码的复杂度要求等。
- 使用pam_cracklib
模块可以强制密码的复杂度,例如要求密码包含一定数量的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通过修改/etc/pam.d/system - auth
文件来配置这些参数。
(二)用户权限管理
1、用户组管理
- 用户组是管理用户权限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将用户分配到不同的组中,可以方便地对一组用户设置相同的权限,可以创建一个developers
组,将所有开发人员的用户账号添加到这个组中,然后对开发项目的相关目录和文件设置developers
组的访问权限。
- 使用groupadd
命令创建新的用户组,usermod -a -G
命令将用户添加到某个组中。
2、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 在一些复杂的Linux环境中,可以采用RBAC的思想来管理用户权限,RBAC通过定义角色、权限和用户 - 角色关系来实现更精细的权限管理。
- 可以定义一个admin
角色,这个角色具有系统管理的所有权限,然后将具有系统管理职责的用户分配到这个admin
角色中,一些Linux发行版(如Red Hat Enterprise Linux)提供了工具来实现RBAC,如roleadd
、userrole
等命令。
(三)防范非法访问
1、限制登录来源
- 可以通过配置/etc/hosts.deny
和/etc/hosts.allow
文件来限制哪些IP地址可以登录到服务器,可以在/etc/hosts.deny
中设置默认拒绝所有连接,然后在/etc/hosts.allow
中明确允许特定IP地址或IP地址段的主机登录。
- 使用iptables
(在一些较新的系统中是nftables
)也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过滤,限制对服务器的访问,可以设置规则只允许来自特定端口、特定IP地址的SSH连接(假设使用SSH协议登录服务器)。
2、多因素认证(MFA)
- 为了增加登录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多因素认证,在SSH登录时,可以使用Google Authenticator等工具来实现基于时间的一次性密码(TOTP)认证,这样,除了用户名和密码外,用户还需要输入一个动态生成的验证码才能登录到服务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防止用户名和密码被窃取后导致的非法访问。
在管理Linux服务器用户和密码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安全性、用户的便利性以及合规性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合理的用户管理和安全策略设置,可以有效地保护服务器资源免受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
本文链接:https://www.zhitaoyun.cn/89673.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