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存储和非对象存储的区别是什么,对象存储和非对象存储的区别
- 综合资讯
- 2024-09-30 16:58:58
- 4

***:对象存储与非对象存储存在多方面区别。从数据结构看,对象存储以对象为基本单元,非对象存储有不同结构。在元数据管理上,对象存储将元数据与数据一同管理,非对象存储方式...
对象存储和非对象存储存在多方面区别。对象存储以对象为基本单元,包含数据、元数据等,元数据可自定义便于检索。非对象存储如传统的块存储和文件存储,块存储将数据存储在固定大小的块中,适用于数据库等对性能要求高的场景;文件存储以文件和文件夹形式组织数据,便于共享。对象存储可扩展性强、数据冗余度高、适用于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非对象存储在特定传统应用场景下有优势。
本文目录导读:
深入解析两者的区别
存储结构
1、对象存储
- 在对象存储中,数据以对象的形式存在,一个对象包含数据本身、元数据以及全局唯一标识符(Object ID),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相关信息,如数据的创建时间、所有者、访问权限等,对象存储将这些对象存储在一个扁平的地址空间中,没有传统文件系统中的目录层级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对象存储在大规模数据存储和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处理海量的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时,对象存储可以通过对象的唯一标识符快速定位和检索数据,而不需要遍历复杂的目录树。
2、非对象存储
- 非对象存储包括传统的文件存储和块存储。
文件存储:它采用树形目录结构来组织数据,文件存储中的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存在,每个文件都有文件名、文件大小、创建时间等属性,并且存储在特定的文件夹(目录)下,这种结构类似于我们在计算机本地磁盘上管理文件的方式,适合于处理办公文档、小型应用程序等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企业内部的共享文件夹,员工可以按照部门、项目等分类将文件存储在不同的文件夹中,方便查找和管理。
块存储:主要将数据存储为固定大小的块,这些块在存储系统中被单独管理,可以分配给不同的应用程序或服务器,块存储通常与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紧密结合,例如在企业级数据库应用中,数据库服务器直接对块存储进行读写操作,它提供了高性能的随机读写能力,适合对I/O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访问方式
1、对象存储
- 对象存储通过基于HTTP/HTTPS的RESTful API进行数据访问,这意味着任何能够发送HTTP请求的设备或应用程序都可以访问对象存储中的数据,一个移动应用开发者可以使用对象存储来存储用户上传的图片和视频,当用户在移动设备上想要查看这些内容时,移动应用通过发送HTTP请求到对象存储服务,根据对象的唯一标识符获取相应的数据,这种访问方式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不受限于特定的操作系统或存储协议。
2、非对象存储
文件存储:文件存储通常通过文件共享协议进行访问,如网络文件系统(NFS)和服务器消息块(SMB),在企业网络环境中,客户端计算机可以通过挂载文件共享的方式访问存储在文件服务器上的文件,这种访问方式类似于本地磁盘访问,用户可以直接打开、编辑和保存文件,这种访问方式在跨网络和不同操作系统之间可能会遇到兼容性问题,在Linux和Windows系统之间共享文件时,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配置来确保文件的正确访问。
块存储:块存储的访问依赖于特定的存储协议,如光纤通道(FC)、iSCSI等,服务器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和软件来与块存储设备进行通信,块存储的访问通常是由服务器操作系统直接控制的,应用程序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对块存储进行读写操作,这种访问方式对服务器的硬件和软件环境要求较高,但是可以提供非常高的性能,适合对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企业级应用,如大型数据库和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
可扩展性
1、对象存储
- 对象存储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它可以轻松地扩展到PB级甚至EB级的存储容量,对象存储的分布式架构允许存储系统在需要时添加新的存储节点,这些节点可以自动加入存储集群并分担存储任务,一些大型的云对象存储服务提供商,如亚马逊的S3,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增加存储容量,而不会对用户的现有数据和应用程序造成影响,对象存储的元数据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管理海量的对象,确保数据的快速定位和访问,即使在存储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2、非对象存储
文件存储:传统的文件存储在可扩展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当文件存储系统达到一定的规模时,文件目录结构可能会变得非常复杂,导致文件查找和管理的效率降低,虽然可以通过增加文件服务器的数量或者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来提高可扩展性,但这往往需要复杂的配置和管理,在一个企业内部的文件共享系统中,如果存储的文件数量过多,用户在查找特定文件时可能会遇到较长的等待时间。
块存储:块存储的可扩展性也相对有限,增加块存储容量通常需要对硬件设备进行升级,如添加更多的磁盘阵列,块存储的扩展可能会涉及到复杂的存储区域网络(SAN)配置,包括重新划分逻辑单元号(LUN)等操作,这对于企业的IT运维人员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并且在扩展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应用程序的短暂中断。
数据安全性
1、对象存储
- 对象存储提供了多层次的安全防护,在对象级别,可以通过设置访问权限来控制谁可以访问特定的对象,元数据中包含的访问权限信息可以精确地定义不同用户或用户组对对象的读、写、执行等权限,对象存储服务通常支持数据加密,无论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SSL/TLS协议)还是在数据存储时(采用加密算法对对象数据进行加密),一些企业将敏感的商业数据存储在对象存储中,通过加密确保数据即使在存储介质被盗的情况下也无法被非法获取,对象存储服务提供商通常会提供数据冗余和备份功能,以防止数据丢失。
2、非对象存储
文件存储:文件存储也有安全机制,如通过设置文件和文件夹的访问权限来保护数据,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设置用户账户和权限来控制对共享文件夹的访问,文件存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相对较弱,尤其是在使用一些较旧的文件共享协议时,文件存储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相对复杂,需要考虑文件的版本管理、备份策略等多个方面。
块存储:块存储的安全主要依赖于存储区域网络(SAN)的安全机制,如通过划分不同的存储区域、设置访问控制列表(ACL)等方式来保护数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也需要采用加密等措施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块存储的安全管理相对复杂,因为它与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紧密相关,一旦服务器受到攻击,块存储中的数据可能会面临风险。
性能特点
1、对象存储
- 对象存储在处理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的顺序读写方面表现出色,由于其扁平的存储结构和基于对象的元数据管理,对象存储可以快速定位和读取大量的连续对象,在视频流播放应用中,对象存储可以高效地提供视频数据的顺序读取,确保视频的流畅播放,对象存储在随机小文件读写方面可能相对较慢,因为每次访问都需要通过元数据查找对象的位置。
2、非对象存储
文件存储:文件存储在小文件的随机读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本地网络环境下,用户可以方便地打开、编辑和保存单个文件,随着文件数量的增加和存储规模的扩大,文件存储的性能可能会下降,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的顺序读写任务时,由于目录结构的遍历等因素,速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块存储:块存储具有非常高的随机读写性能,适合对I/O要求极高的应用,如数据库系统,块存储直接对固定大小的块进行操作,能够快速响应服务器的读写请求,块存储的成本相对较高,并且需要专门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如高速磁盘阵列和特定的存储协议驱动程序。
成本效益
1、对象存储
- 对象存储通常具有较低的成本效益,对于大规模的数据存储需求,对象存储的存储成本相对较低,它不需要复杂的硬件架构,如高端的磁盘阵列和存储区域网络设备,对象存储的分布式架构使得它可以利用普通的服务器硬件构建存储集群,对象存储的管理成本也相对较低,因为它的元数据管理和数据存储是一体化的,不需要额外的文件系统管理和维护工作,对于一些互联网企业存储海量的用户生成内容(如图片、视频等),对象存储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2、非对象存储
文件存储:文件存储的成本效益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在小型企业环境中,利用现有的服务器搭建文件共享系统可能成本较低,随着数据规模的扩大和对数据管理要求的提高,文件存储可能需要更多的硬件和软件投入,如增加文件服务器、购买文件管理软件等,文件存储的存储效率相对较低,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存储空间浪费。
块存储:块存储的成本相对较高,因为它需要专门的硬件设备,如高性能的磁盘阵列和光纤通道交换机等,块存储的维护和管理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这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对于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关键应用,如大型数据库和金融交易系统,块存储的高性能是值得其高成本的。
对象存储和非对象存储在存储结构、数据访问方式、可扩展性、数据安全性、性能特点和成本效益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企业和开发者在选择存储方案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数据类型、应用场景、预算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以确定最适合的存储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zhitaoyun.cn/96676.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