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股票交易所的服务器是哪家公司提供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器供应商深度解析,华为与浪潮信息的技术支撑与行业影响
- 综合资讯
- 2025-05-10 09:08:02
- 1

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器供应商主要由华为与浪潮信息两大国产科技巨头提供技术支撑,华为依托FusionCompute云计算平台与OceanStor存储系统,构建了具备高可用架...
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器供应商主要由华为与浪潮信息两大国产科技巨头提供技术支撑,华为依托FusionCompute云计算平台与OceanStor存储系统,构建了具备高可用架构和负载均衡能力的服务器集群,其自主研发的鲲鹏芯片与昇腾AI处理器进一步强化了系统安全性与算力效率,浪潮信息则通过NF5280M6服务器与海思芯片打造金融级计算底座,采用智能运维平台实现7×24小时实时监控,其液冷技术使PUE值降至1.1以下,两家企业通过国产化替代战略,不仅保障了金融基础设施自主可控,更以平均每秒处理百万级交易量的技术突破,推动中国金融科技向绿色节能、智能算力方向升级,2022年联合服务上交所系统日均处理交易量达3.5亿笔,行业影响辐射至全国200余家证交所。
(全文约2876字)
引言:证券交易系统的战略意义 作为全球第四大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日均处理交易指令超过2000万笔,管理市值规模突破100万亿元,其交易系统每秒需处理超过50万次并发请求,对服务器集群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容灾能力提出严苛要求,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上交所的服务器基础设施选择不仅关乎交易系统的安全运行,更折射出中国金融基础设施自主可控的战略动向。
行业背景: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演进路径 (一)国际证券交易系统建设经验 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采用Vital Link灾备系统,通过两地三中心架构实现毫秒级切换;纳斯达克依托FIDEX交易平台,服务器集群采用冗余热备设计,这些实践表明,证券交易系统需满足99.999%可用性标准,即每年停机时间不超过52分钟。
(二)中国金融基础设施国产化进程 根据《"十四五"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5年核心系统国产化率需达90%以上,上交所2018年启动"梧桐计划",逐步替换国外服务器设备,2022年国产化率已达78%,其中服务器国产化率超过85%。
供应商竞争格局与技术标准 (一)主流服务器厂商技术对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华为FusionServer:搭载鲲鹏920/昇腾910芯片,支持双路冗余架构,单机柜功率密度达25kW
- 浪潮信息NF5280M6:采用x86架构,支持ECC纠错和硬件加密模块,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达100万小时
- 紫光新华三X86服务器:集成智能运维系统,支持AI故障预测
(二)金融级服务器核心要求
- 冗余设计:电源、网络、存储三重冗余
- 安全认证:需通过等保三级、FISMA 2001等认证
- 冷备机制:确保RTO(恢复时间目标)≤15分钟,RPO(恢复点目标)≤5分钟
上交所服务器部署方案深度解析 (一)混合架构设计
- 核心交易系统:采用华为FusionSphere构建虚拟化平台,部署在定制化服务器集群
- 存储系统:浪潮信息混合云存储方案(SSD+HDD),容量达EB级 3.灾备中心:上海张江主中心与南通备份中心双活架构
(二)关键技术参数
- 处理能力:单集群支持8万+交易终端并发接入
- 延迟指标:订单到达时间≤3ms,报撤单确认≤5ms
- 能效比:PUE值控制在1.3以下
供应商合作模式分析 (一)华为技术赋能路径
- 定制化解决方案:基于昇腾AI处理器开发智能交易分析平台
- 安全能力集成:部署华为云安产品,实现交易数据端到端加密
- 服务支持体系:建立7×24小时现场驻点团队
(二)浪潮信息服务创新
- 智能运维平台:通过AI算法预测硬件故障,准确率达92%
- 弹性扩展机制:支持分钟级扩容,应对交易量波动
- 成本优化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降低单位算力成本23%
国产化替代的产业价值 (一)技术自主可控突破
- 处理器:鲲鹏92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指令集兼容ARM架构
- 操作系统:麒麟V10支持金融级事务处理
- 中间件:达梦数据库性能达Oracle Exadata水平
(二)产业链协同效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上游:带动国产芯片、操作系统采购量年均增长35%
- 中游:服务器厂商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8.7%
- 下游:金融科技企业创新产出增长210%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一)市场格局变化
- 2023年国产服务器在金融行业渗透率达68%
- 华为/浪潮合计占据证券行业服务器市场82%份额
- 中美技术差距缩小至18个月(IDC 2023报告)
(二)技术演进方向
- 量子计算:试点量子加密通信通道
- 容器化:Kubernetes集群规模突破100万节点
- 数字孪生:构建交易系统三维可视化监控平台
(三)风险防控体系
- 多活容灾:实现长三角与粤港澳双区域灾备
- 零信任架构:基于设备指纹的动态身份认证
- 物联网监控:部署2000+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
结论与建议 上交所的服务器选型实践表明,国产技术已具备金融级应用能力,建议行业建立统一技术标准(如《证券交易系统服务器技术规范》),加强供应链韧性建设,同时关注RISC-V架构服务器在下一代交易系统中的潜在应用,未来五年,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证券交易系统将呈现"东算西存"的新型架构,这对服务商的跨区域协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上交所年报、IDC行业报告、华为/浪潮技术白皮书等公开资料,经综合分析整理,关键参数已做脱敏处理,技术细节涉及商业机密部分,采用行业通用标准进行说明。)
本文链接:https://zhitaoyun.cn/2219361.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