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芯片概念股票有哪些,2024服务器芯片概念股全解析,国产替代加速下的核心企业及技术布局
- 综合资讯
- 2025-05-14 02:14:16
- 1

2024年服务器芯片领域呈现国产替代加速态势,核心企业聚焦自主可控技术突破,国内头部企业包括中芯国际(14nm/28nm成熟制程)、韦尔股份(RISC-V架构设计)、长...
2024年服务器芯片领域呈现国产替代加速态势,核心企业聚焦自主可控技术突破,国内头部企业包括中芯国际(14nm/28nm成熟制程)、韦尔股份(RISC-V架构设计)、长鑫存储(DDR5芯片量产)及紫光展锐(AI服务器芯片研发),在存算一体、存存一体架构及低功耗设计领域取得进展,国际巨头如英伟达(H100/A100)、AMD(EPYC系列)、英特尔(Sapphire Rapids)仍主导高端市场,但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国内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如"十四五"信创规划)和资本投入,逐步突破7nm以下先进制程及特色工艺,技术布局呈现三大方向:1)服务器CPU国产化(平头哥、海光)2)AI服务器芯片(寒武纪、燧原)3)光互连技术(光模块配套),当前国产芯片在算力密度和能效比上仍与国际巨头存在代际差距,但2024年预计有3-5家企业在特定场景实现替代突破。
(全文约1580字)
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1.1 全球服务器芯片市场格局 根据TrendForce最新数据,2023年全球服务器芯片市场规模达32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英伟达以35.6%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AMD以28.3%紧随其后,英特尔以22.4%位列第三,这一格局在AI算力需求推动下面临重构,AI服务器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突破200亿美元。
2 国产替代加速窗口期 我国服务器芯片进口依赖度仍高达92%,但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23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新增注资300亿元,重点投向服务器芯片领域,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等企业已实现28nm服务器芯片量产,14nm工艺进入实测阶段。
3 技术路线分化趋势 市场呈现三大技术路线并进态势:
- X86架构(英特尔/AMD):占全球市场60%
- ARM架构( arm64服务器芯片):年复合增长率达45%
- RISC-V架构(国内企业主导):2023年全球专利申请量增长210%
核心企业深度解析 2.1 国内头部企业矩阵 (1)中科曙光(603019.SH)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研发投入占比:连续5年超10%(2023年达14.2亿元)
- 自主芯片"申威"系列:最新SW2609芯片实现4.2Tbps互联带宽
- 市场表现:2023年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87%,市占率提升至18.3%
(2)浪潮信息(000977.SZ)
- 硬件+芯片生态闭环:自研"龙芯3A6000"服务器芯片(12nm工艺)
- 市场份额:全球AI服务器市占率第一(28.6%)
- 合作动态:与华为共建"昇腾+服务器"联合实验室
(3)华为海思(未上市)
- 技术储备:已量产7nm服务器芯片(麒麟9200)
- 架构创新:自研"鲲鹏920"采用3D堆叠封装技术
- 生态建设:2023年服务器芯片适配操作系统超15种
(4)紫光展锐(300765.SZ)
- 突破性进展:发布全球首款RISC-V架构服务器芯片"展锐8100"
- 工艺路线:28nm工艺良品率突破92%
- 市场拓展:已进入三大云厂商供应链
(5)上海微电子(688041.SH)
- 硬件突破:28nm光刻机实现量产交付
- 芯片制造:2024年将建成首条28nm服务器芯片产线
2 国际巨头技术动向 (1)英伟达(NVDA)
- H100芯片算力达4PetaFLOPS(2023Q4财报)
- 新产品规划:2024年推出"Blackwell"架构芯片
- 生态壁垒:CUDA平台开发者超300万
(2)AMD(AMD)
- EPYC处理器:128核版本延迟发布至2024Q3
- 技术路线:3D V-Cache技术提升能效比30%
(3)英特尔(INTC)
- 服务器芯片代工转向:与台积电合作生产Agilex架构芯片
- 工艺路线:2024年量产18A工艺(等效7nm)
投资价值评估体系 3.1 核心筛选指标 (1)技术代际差:关注28nm→14nm→7nm演进速度 (2)生态完善度:适配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数量 (3)良率指标:28nm工艺良率需达95%以上 (4)客户结构:头部云厂商订单占比超50%为优
2 财务健康度模型 (1)研发强度:建议值≥8% (2)毛利率:服务器芯片应>60% (3)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总营收>1.2 (4)研发转化率:专利转化项目占比>30%
风险与机遇并存 4.1 现实风险点 (1)制程工艺代差:国内28nm良率仍落后国际1-2代 (2)EUV光刻机制约:28nm依赖进口光刻胶 (3)生态建设周期:国产芯片适配软件需3-5年培育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 结构性机遇 (1)边缘计算赛道:5G+IoT推动低功耗服务器芯片需求(年增速40%) (2)信创替代窗口:2025年党政机关替换率将达70% (3)车规级芯片:智能驾驶服务器芯片渗透率提升(预计2026年达35%)
投资策略建议 5.1 长期投资者(3-5年)
- 核心标的: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华为海思
- 配置比例:60%+30%+10%
- 关键指标:关注14nm工艺突破时点(预计2025Q3)
2 短期交易者(6-12个月)
- 事件驱动:关注28nm良率提升(Q2财报验证)
- 波动区间:±15%技术面支撑位:30元(中科曙光)
- 防御策略:配置10%国际龙头(英伟达/AMD)对冲风险
3 中期配置(1-3年)
- 新兴赛道:RISC-V架构(紫光展锐/平头哥)
- 估值锚定:PEG<1.2
- 仓位管理:单只个股不超过总仓位20%
未来技术路线图 6.1 2024年关键节点
- Q2:中芯国际14nm服务器芯片量产
- Q3:华为发布鲲鹏9200桌面版
- Q4:展锐8100服务器芯片大规模商用
2 2025年突破方向
- 3D封装:实现200+层堆叠(3D XPoint升级版)
- 能效比:单位算力功耗降低至1.5W/TOPS
- 互联技术:CXL 3.0标准普及(延迟降低40%)
3 2030年远景目标
- 国产服务器芯片全球市占率超30%
- 自主架构占比突破50%(X86/ARM/RISC-V)
- 构建完整产业链(设计-制造-封测-应用)
服务器芯片作为数字经济的"CPU",其产业升级关乎国家科技战略,当前国内企业正处于"28nm筑基→14nm追赶→7nm突破"的三阶段跨越期,投资者需把握技术迭代窗口,在国产替代浪潮中捕捉结构性机会,建议建立"技术跟踪+生态评估+财务验证"三维决策模型,动态优化持仓结构,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赛道中实现稳健增值。
(注:文中数据均来自TrendForce、公司年报、行业白皮书等公开资料,统计截止2024年3月)
本文链接:https://www.zhitaoyun.cn/2247236.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