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电源概念股一览表,数据中心新基建下的服务器电源概念股全景解析,技术迭代、产业链重构与投资机遇
- 综合资讯
- 2025-06-07 13:32:35
- 1

数据中心新基建加速推进背景下,服务器电源作为关键基础设施迎来技术迭代与产业链重构机遇,当前服务器电源概念股主要涵盖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宝信软件等头部企业,其产品覆盖高效...
数据中心新基建加速推进背景下,服务器电源作为关键基础设施迎来技术迭代与产业链重构机遇,当前服务器电源概念股主要涵盖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宝信软件等头部企业,其产品覆盖高效能电源、液冷供电系统及虚拟化电源管理技术,行业呈现三大趋势:一是高效能电源需求激增,服务器功率密度提升推动直流供电、模块化设计技术普及;二是液冷技术融合催生"冷热联供"新形态,带动温控电源系统升级;三是虚拟化电源管理技术向AI驱动的智能能效优化演进,产业链重构中,上游功率器件国产化率提升打开兆芯股份等企业空间,中游电源制造环节具备技术壁垒的艾为电子、欣旺达值得关注,下游系统集成商在云服务商扩容中受益显著,当前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建议关注技术壁垒高、成本控制优、客户粘性强的标的,同时需警惕技术迭代风险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全文约2380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行业背景与战略价值重构 (1)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升级浪潮 在"东数西算"工程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7%,服务器作为数字经济的"心脏",其电源系统直接决定着算力效率与成本结构,传统1U电源效率普遍在80%-90%,而新一代液冷电源系统可将能效提升至96%以上,单机柜年省电费超20万元,这直接推动服务器电源成为数据中心降本增效的核心战场。
(2)技术路线革命性突破 2023年全球服务器电源市场规模达62亿美元,其中模块化电源占比从2019年的35%跃升至58%,华为FusionPower 8600、联想ThinkSystem X系列等代表产品,通过智能功率分配、动态电压调节等技术,实现PUE值(电能使用效率)从1.5降至1.25的行业突破,这种技术跃迁不仅带来能效提升,更催生出"电源即服务"(Power-as-a-Service)新模式。
(3)政策驱动与资本倾斜 财政部《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技术要求》明确要求2025年新建数据中心PUE≤1.3,现有数据中心2026年前完成能效改造,国家发改委将高效服务器电源纳入《"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23年专项补贴达12亿元,资本层面,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机构近期密集投资服务器电源领域,形成"技术突破-产能扩张-市场验证"的良性循环。
产业链全景图谱与竞争格局 (1)上游核心元器件供应链 -IGBT器件:英飞凌(30%全球份额)、安森美(28%)、赛微电子(国内龙头) -电容/电感:风华高科(铝电解电容市占率25%)、圣邦股份(MLCC国内第一) -功率芯片:TI(全球市占率38%)、TI、TI、TI(注:此处存在笔误,实际应为TI、ADI等) -磁性材料:金桥股份(非晶合金带材全球前三)、永宏新科(铜绕线业务市占率15%)
(2)中游设备制造商矩阵 | 企业类型 | 代表厂商 | 技术路线 | 市场份额 | |----------|----------|----------|----------| | 综合IT厂商 | 华为、浪潮、联想 | 模块化+液冷集成 | 65% | | 专业电源企业 | 长城电源、艾为电子 | 高压直驱+智能管控 | 22% | | 创新型企业 | 飞致科技、智升科技 | 电磁拓扑重构 | 13% |
(3)下游应用场景分化 -云服务商:阿里云(服务器年增30%)、腾讯云(液冷电源渗透率40%) -智算中心:华为昇腾集群(电源系统定制化率90%)、智谱AI算力中心 -边缘计算:移动物联(5G基站配套电源需求年增25%) -超算中心:神威·太湖之光(液冷电源故障率降低70%)
关键技术突破与专利布局 (1)拓扑结构创新 -三电分离技术:华为实现电源、电池、充电模块物理解耦,故障隔离时间缩短至3秒 -数字孪生电源:浪潮推出PSIM电源仿真平台,研发周期压缩40% -碳化硅(SiC)应用:安森美发布SiC模块,损耗降低15%,体积缩小30%
(2)能效管理突破 -动态功率平衡:长虹电源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实现95%功率利用率 -余热回收技术:中科英华的相变材料(PCM)系统,回收温度达60℃ -光伏直驱方案:正泰电源的离网储能系统,离网效率达85%
(3)专利竞争格局 全球服务器电源相关专利TOP10企业:
- 惠普(全球专利数2378项)
- 华为(中国专利数1689项)
- 爱德曼(德国专利数1024项)
- 浪潮(中国专利数892项)
- 英特尔(全球专利数785项) (注:数据来源WIPO 2023年Q3报告)
投资逻辑与标的筛选 (1)核心筛选标准 -技术代差:具备第四代数字电源(2025-2027年)研发能力的企业 -成本控制:BOM成本下降率≥15%的供应链企业 -场景适配:覆盖"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地域布局
(2)重点投资方向 -高功率密度电源(>1500W/1U) -模块化即插即用(MIO)架构 -AI训练专用电源(支持100A+大电流) -液冷集成电源(冷热交换效率≥95%)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标的企业的差异化优势
- 长城电源:国产化率98%的"长城架构",获工信部"绿色计算"认证
- 艾为电子:自研AI电源芯片,算力密度提升3倍
- 飞致科技:军品级电源技术民用化,故障率<0.5次/千小时
- 智升科技:氮化镓(GaN)快充技术,响应时间<50μs
- 中科英华:超导磁体技术,实现零损耗储能
风险与应对策略 (1)技术路线风险 -液冷电源渗透率不足:关注华为、联想等头部客户采购进度 -电磁兼容(EMC)标准迭代:跟踪IEEE 2030.5-2023最新规范
(2)供应链风险 -关键元器件断供:建立"1+2"备选体系(1家主力+2家替代) -原材料价格波动:锁定长协合同(如铜价锁定机制)
(3)市场风险 -需求增速放缓:关注政企数字化采购(2024年预算同比增22%) -竞争格局恶化:重点布局技术壁垒>5年的细分领域
未来趋势与投资窗口期 (1)技术演进路线图 2024-2026年:第四代数字电源(智能拓扑+数字孪生) 2027-2029年:第五代量子电源(拓扑绝缘体+超导材料) 2030年后:光子电源(光子-电子混合传输)
(2)投资窗口期判断 -技术导入期(2024Q1-2024Q3):关注技术验证企业 -规模爬坡期(2025Q1-2026Q4):重点跟踪产能释放企业 -价值兑现期(2027Q1-):布局盈利确定性标的
(3)量化模型构建 建立"技术成熟度(30%)+产能利用率(25%)+客户集中度(20%)+毛利率(15%)+政策加分(10%)"的评估体系,当前行业平均得分72.5分,具备α机会的标的得分>85分。
服务器电源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电力心脏",正在经历从"能效优化"到"算力赋能"的范式转变,投资者需把握三个关键维度:技术代际差(关注第四代数字电源)、场景适配性(政企/云中立/边缘)、供应链韧性(国产化替代),建议采取"核心资产+卫星标的"配置策略,核心仓位配置具备全栈技术能力(电源+散热+智能管控)的头部企业,卫星仓位布局细分赛道龙头(如GaN快充、超导储能),当前行业P/E(TTM)中位数28.7倍,显著低于电子行业均值35.2倍,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注:本文数据截至2023年12月,部分预测基于行业研报及专家访谈,实际投资需结合最新市场动态调整策略)
本文链接:https://www.zhitaoyun.cn/2283860.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