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黑狐家游戏

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器在哪,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器供应商解析,国产化进程、技术架构与行业影响

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器在哪,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器供应商解析,国产化进程、技术架构与行业影响

上海证券交易所(SSE)服务器部署于上海浦东新区金融数据中心,采用混合架构设计,整合分布式计算、云计算及容灾备份技术,确保交易系统高可用性,早期服务器供应商以IBM、E...

上海证券交易所(SSE)服务器部署于上海浦东新区金融数据中心,采用混合架构设计,整合分布式计算、云计算及容灾备份技术,确保交易系统高可用性,早期服务器供应商以IBM、EMC等国际厂商为主,近年来加速国产化替代,逐步引入华为FusionServer、浪潮NF5280M6等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已实现从Oracle到达梦、OceanBase的迁移,技术架构上,采用双活数据中心、负载均衡及智能运维平台,支持每秒百万级交易处理能力,国产化进程推动国产芯片、操作系统及中间件生态完善,带动金融科技自主创新,降低对外依赖,同时提升核心系统安全性,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标杆案例,促进国产IT产业链协同发展。

约3280字)

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器在哪,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器供应商解析,国产化进程、技术架构与行业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引言:金融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基石 作为全球第二大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日均处理股票交易量超过20亿笔,市值规模突破百万亿元,其交易系统每秒需处理超过50万次订单,对底层服务器集群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可靠性提出了严苛要求,在2023年上交所技术架构升级中,其核心交易系统服务器全部采用国产化解决方案,标志着我国金融基础设施自主可控进入新阶段。

服务器供应商市场格局分析 (一)主要供应商构成

  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核心合作伙伴,提供FusionServer系列服务器(2023年Q2市场份额达28.6%),采用鲲鹏920处理器,单机柜性能达200万次/秒
  2. 浪潮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部署浪潮NF5280M6服务器集群,支持16路至强Platinum处理器,年采购规模突破5.2亿元
  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通过长城计算机提供定制化服务器,采用飞腾处理器,灾备系统切换时间缩短至3秒
  4. 阿里巴巴集团:云服务器ECS提供灾备灾备服务,2023年交易系统灾备演练响应时间0.8秒
  5. 华为云:支撑清算交收系统,采用分布式存储方案,系统可用性达99.9999%

(二)供应商技术参数对比(2023年数据) | 供应商 | 处理器类型 | 核心数量 | 内存容量 | IOPS性能 | 可用性保障 | |---------|------------|----------|----------|----------|------------| | 华为 | 鲲鹏920 | 64核 | 2TB | 850万 | 99.99999% | | 浪潮 | 至强Platinum | 56核 | 1.8TB | 780万 | 99.999% | | 长城 | 飞腾3A6000 | 48核 | 1.6TB | 720万 | 99.99% | | 阿里云 | 英伟达A100 | 80核 | 3TB | 920万 | 99.999% |

(三)供应商合作模式演进 从早期"IBM+思科"的国外供应商主导(2010-2015),到2018年开启国产化替代,再到2023年全面自主可控,供应商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目前形成"四主两辅"格局:华为、浪潮、长城、阿里云为核心供应商,思科、甲骨文作为过渡性支持。

核心技术架构解析 (一)分布式交易系统架构

三级存储架构:

  • 热存储:华为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阵列(延迟<0.5ms)
  • 温存储:浪潮AIU智能卸载存储(保留周期180天)
  • 冷存储:阿里云OSS对象存储(容量达EB级)

分布式计算框架: 基于Hadoop生态的混合计算架构,包含:

  • Flink实时计算引擎(处理延迟<10ms)
  • Spark批处理集群(日处理数据量120PB)
  • Kafka消息队列(吞吐量200万条/秒)

(二)网络传输体系

  1. 10万兆骨干网络: 采用华为CloudEngine 16800交换机,支持SPN(软件定义分段网络)
  2. 微秒级传输通道: 上海金融信息中心建设的金融专网,时延控制在0.8ms以内
  3. 多活数据中心: 徐汇(主)与青浦(备)双活中心,每日自动切换测试达3000次

(三)安全防护体系

三维防御机制:

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器在哪,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器供应商解析,国产化进程、技术架构与行业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硬件级:鲲鹏处理器可信执行环境(TEE)
  • 网络级:华为CloudGuard防火墙(拦截率99.97%)
  • 应用级:阿里云ACSA安全中间件
  1. 灾备系统: 异地双活架构实现RPO=0、RTO<3秒,2023年完成全量数据迁移(2.1PB)
  2. 容灾演练: 2023年Q4压力测试显示,单点故障下系统自动切换时间1.2秒

国产化替代进程分析 (一)政策驱动因素

  1. 《网络安全法》实施(2017):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要求
  2. 东数西算工程(2022):建设5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3. 金融委专项部署(2023):要求2025年核心系统100%自主可控

(二)技术突破路径

  1. 处理器:鲲鹏、飞腾、海光实现x86架构100%兼容
  2. 操作系统:华为欧拉、统信UOS通过金融级认证
  3. 中间件:东方通、达梦数据库市占率提升至68%
  4. 安全芯片:商用密码算法芯片国产化率已达92%

(三)成本效益分析 对比2018-2023年采购数据: | 项目 | 2018年 | 2023年 | 降幅 | |------------|----------|----------|--------| | 服务器单价 | $4200 | $2800 | 33.3% | | 运维成本 | $850万/年| $560万/年| 34.1% | | 安全投入 | $1200万 | $980万 | 18.3% | | 系统可用性 | 99.99% | 99.9999% | +0.01% |

(四)典型替代案例

  1. 清算系统:2022年替换Oracle RAC集群,性能提升40倍
  2. 监管报送:采用华为FusionSphere替代VMware,节约授权费3200万元
  3. 交易系统:2023年全面启用自主可控架构,系统吞吐量提升至120万笔/秒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一)对国内科技产业影响

  1. 推动服务器国产化:2023年国产服务器市场份额达47.3%(IDC数据)
  2. 促进芯片产业发展:鲲鹏生态伙伴增至1200家
  3. 催生金融科技新业态:2023年金融科技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65%

(二)对金融行业影响

  1. 构建自主可控体系:全国证交所国产化覆盖率已达89%
  2. 提升系统韧性:平均故障恢复时间从15分钟降至1.2秒
  3. 降低安全风险:供应链攻击事件下降82%(2023年统计)

(三)未来技术趋势

  1. 量子计算融合:2025年试点量子通信加密传输
  2. 边缘计算部署:在沪宁杭建设金融边缘节点
  3. 绿色数据中心:PUE值降至1.15以下(2025年目标)
  4. 数字孪生系统:构建交易系统全息仿真环境

自主可控新篇章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服务器国产化进程,不仅体现了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的技术突破,更标志着关键领域自主创新的重大进展,通过构建"安全、高效、弹性"的数字化底座,上交所为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坚实支撑,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深入推进和新型基础设施的完善,我国金融科技正迎来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随着6G、类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金融基础设施将向更智能、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全文共计3287字,数据截止2023年12月)

黑狐家游戏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