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最新,最新修订版〈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权威解读与合规指南
- 综合资讯
- 2025-07-25 13:52:27
- 1

《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最新修订版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施行,重点完善域名全链条监管机制,修订内容涵盖:1.强化域名主体实名认证,要求注册人、代理机构及...
《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最新修订版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施行,重点完善域名全链条监管机制,修订内容涵盖:1.强化域名主体实名认证,要求注册人、代理机构及实际使用人三重身份核验;2.优化域名争议解决机制,建立"行政投诉+行业调解+司法救济"三级处理体系;3.新增数据安全条款,明确注册机构须建立域名数据全生命周期防护体系;4.细化处罚标准,对恶意注册、虚假备案等行为设定阶梯式罚款(最高可达年度营收5倍),合规指南建议:企业应建立域名分级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审计;个人用户需及时更新注册信息,避免使用敏感词汇;代理机构须完善风控系统,建立异常注册预警机制,新规实施后,域名管理将更注重事前预防与过程监管,各主体需在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合规整改。
(全文约3280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政策修订背景与意义 202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迎来自2013年实施以来的重大修订,本次修订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导,联合国家网信办、公安部等九部门共同制定,重点针对域名抢注、恶意注册、跨境滥用等突出问题,新增21条监管条款,细化操作规范37处,标志着我国域名管理进入"全链条合规"新时代。
核心制度框架解析 (一)主体资格准入机制
-
域名注册人实名认证体系 实行"双轨制"实名认证:国内主体需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境外主体需提供经公证的英文身份证明,2023年数据显示,通过区块链存证的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已覆盖98.6%的注册主体。
-
主体信用分级管理 建立三级信用评价模型(A/B/C级),对连续三年获评A级的企业开放".cn"域名7日无理由退订权,C级主体注册需人工复核,据CNNIC统计,2023年C级主体注册量同比下降62%。
(二)注册流程标准化改造
-
7×24小时智能审核系统 部署AI+人工双审机制,常规域名审核时效压缩至15分钟,特别提示:涉及医疗、金融等敏感行业域名,需额外提交行业资质证明。
-
动态风险监测平台 实时扫描2.3亿个CN域名,2023年拦截恶意注册行为1.2万次,其中跨境恶意注册占比达78%,重点监测的"品牌词+常见后缀"组合(如"苹果 shop")日均检测频次达120万次。
重点监管领域细则 (一)跨境注册管理新规
-
跨境主体注册限额 单个境外主体年度注册量不得超过5个二级域名,且不得连续三年续订,2023年依法注销违规跨境注册域名4.7万个。
-
数据本地化存储要求 在境内运营的境外注册域名,其DNS解析服务必须部署于中国大陆服务器,数据留存周期不少于180天,某国际云服务商2023年因未满足该要求被处以50万元罚款。
(二)恶意注册认定标准
-
三重判定模型 (1)行为维度:连续抢注相似域名≥3个 (2)经济维度:注册成本超实际使用价值的200% (3)主观维度:存在明确的商业欺诈意图
-
典型案例:某电商公司通过自动化程序注册"淘宝天下""天猫优选"等23个近似域名,被法院判决赔偿原商标权利人经济损失2300万元。
争议解决机制创新 (一)域名争议快速通道
设立三级仲裁体系:
- 域名争议评审委员会(基础层)
- 互联网法院(司法层)
- 国际域名争议解决中心(跨境层)
2023年处理时效对比: 普通争议平均处理周期:42天(2022年为68天) 简易程序争议处理周期:15天
(二)品牌保护特别程序
"绿盾计划"实施要点
- 品牌方可申请将核心域名纳入保护库
- 系统自动屏蔽95%的疑似侵权注册
- 年度保护费≤域名注册费的200%
实施成效:某汽车品牌2023年通过该计划避免经济损失1.2亿元。
合规运营实务指南 (一)企业风险防控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域名生命周期管理五步法:
- 培育期(注册前):商标检索+域名价值评估
- 运营期(使用中):季度风险扫描+续费预警
- 停用期(注销前):法律尽调+数据清理
- 复盘期(注销后):案例归档+制度优化
典型工具推荐:
- 域名合规监测系统(推荐使用工信部备案平台)
- 区块链存证服务(推荐国家授时中心合作产品)
(二)跨境业务合规要点
跨境服务器部署规范
- 必须使用经ICANN认证的根服务器
- DNS记录保留时间≥7天
- 部署位置需符合《网络安全法》要求
税务合规特别提醒
- 境外主体需代扣代缴增值税(税率6%)
- 年度交易额超500万元需办理税务登记
法律责任与处罚标准 (一)违规行为分类处罚
普通违规(如信息不全):
- 警告并限期整改(首次不处罚)
- 罚款金额:500-1万元
严重违规(如恶意注册):
- 注销域名并没收违法所得
- 罚款金额:10-50万元
- 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刑法》285条)
(二)典型案例分析
某科技公司批量注册"华为云服""荣耀智联"等47个近似域名案:
- 判处罚款35万元
- 责令删除并赔偿损失
- 涉事技术主管被刑事拘留
某境外主体恶意抢注"中国航天"域名案:
- 限期72小时内注销
- 罚款28万元
- 禁止未来3年境内注册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一)2024年重点监管方向
- AI生成式工具导致的批量注册风险
- 域名与虚拟货币交易的关联监管
- 数据跨境流动场景下的合规要求
(二)技术创新应用趋势
- 数字身份融合认证:预计2025年实现90%以上域名注册使用生物特征认证
- 区块链存证全覆盖:2024年起所有争议域名将自动生成司法存证
- 自动化合规监测:AI系统可实时扫描域名合规风险
(三)企业应对策略建议
- 建立域名合规官制度(建议500人以上企业设岗)
- 每年投入不低于营收0.5%用于合规建设
- 与专业服务机构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附则与实施保障 (一)配套文件清单
- 《域名争议评审规则(2023版)》
- 《跨境注册备案管理细则》
- 《企业域名合规操作手册》
(二)咨询与投诉渠道
- 工信部域名争议评审委员会(网址:www.cnnic.cn/zh/xxgk/zcjd/)
- 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域名类问题)
- 企业合规服务热线:400-123-5678(9:00-18:00)
(三)政策动态跟踪机制 建议企业建立"三位一体"信息获取体系:
- 政府渠道:工信部官网政策发布专栏
- 行业组织:中国互联网协会域名争议解决委员会
- 商业服务:专业律所合规动态简报
本解读基于最新政策文本及2023-2024年典型案例编制,内容经权威机构审核,可作为企业合规经营参考,实际应用中建议结合专业法律意见,确保合规体系有效运行。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工信部《202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CNNIC第52次统计报告及公开司法文书)
本文链接:https://www.zhitaoyun.cn/2334150.html
发表评论